同觉答疑 | 佛法“缘起论”讲的什么内容
同觉答疑|佛法“缘起论”讲的什么内容问:常见两首偈语:一首是“诸法因缘生,缘灭法亦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另一首是“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请师父开示分别是什么意思?“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这首偈,是舍利弗初见马胜比丘为其...
学佛法的第一个要求
学佛法的第一个要求——不要怀疑,相信佛一定能救度我,这就够了。皈依佛了之后,我依靠佛了;我心依靠佛了,我身体皈依佛门了,我一定得救了。再不怀疑了,再不去找外道去学神通!学佛一、二十年了,还找印度锡克教去学神通——锡克教是有些道术,而且他自己还做了很多的注解,写了很多的书。之后还去学外道,你说这...
《金刚经》都讲了什么呢?让那么多人奉为圭臬?
第九品“一相无相分”:讲述了不要执著于各种名相,包括佛教的名相,因为所有相都是虚妄的。第十品“庄严净土分”:通过解构佛本身的庄严,阐明佛法的真谛是“庄严净土”,强调净土并非只在某个特定地方,而是可以在身边和当下。第十一品“无为福胜分”:通过宏大的比喻,说明了《金刚经》作为佛法宝典的重要地位,...
大安法师讲佛经《佛说阿弥陀经》第一讲第1部分文字篇
它就在念我们的心,一声佛号一声心。那么这尊佛,他在一种,我们讲的无量寿、无量光只是我们性具的,性德,但这个法藏菩萨把这个无量光寿通过他的发愿,通过他无量劫的积功累德,把他完全显现出来了,他就是一个什么,他就是一个究竟圆满的佛。如果从天台的这个六即佛来看,我们具有的无量光寿,是我们的理即佛。但这...
白莲教:一个和尚搞出来的“邪门外道”,为啥把造反当成本业? |...
讲到白莲教就得先从佛教当中的白莲宗说起。这个宗派兴盛于南宋时期,创始人叫茅子元。过去的佛教种种行为,比如开坛讲法,吸纳门徒,化缘建佛堂等等,都只能是受戒的寺院僧人来做,但茅子元认为,佛法既然讲求普度众生,那么即使一个人没有出家,只要一心向佛,愿意在生活中尽量遵守佛家戒律,那也可以做佛教的诸多法事。
佛教里的业债是什么-佛家说的业债是什么意思
佛法讲的业是指什么,探究佛法中“业”的含义与内涵佛教里的产生的业债是什么佛教中的惯性业债是指一个人因为过去的在当言行和行为所留下的力量一种债务或负面因果关系(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根据佛教的记忆教义,人们的所有言行和行为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会在未来的当时生命中得到体现,就像债务一样需要偿还。首先,佛教里的...
讲座回顾 | 明贤法师:唯汝六根,更无他物——太虚大师以“唯根论...
讲座之初,明贤法师指出,作为汉传佛教最具影响力的佛经之一,《楞严经》在当前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处境。一方面是佛学研究关于“《楞严经》是伪经”的评议一直不绝于耳,一方面是佛教界对于《楞严经》的态度仍然以坚持传统为主流,汉传佛教传统正遭遇时代冲击。事实上,《楞严经》的核心价值始终在于“修行”。直到今天,汉传...
阳明心学说什么?
我们先来讲讲什么是“心即理”。“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是他的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就如同“缘起论”是佛法的逻辑起点一样。王阳明龙场所悟之“圣人之道”,就是悟到了朱熹“向外求理”的“格物致知”路径之非,转而向内“求理于吾心”的“格物致知”之路,悟到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也为...
别见人就讲佛法
有些事情和有些人不必刻意强求。佛世时,佛陀和他的弟子们也不是见人就讲佛法,而是随缘度众。佛教讲“契理契机”“善巧方便”,《普门品》云:“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
南怀瑾老师:十六特胜,是小乘修定讲的佛法原理
问:修定的好处——十六特胜是什么呢?南师答:十六特胜,是小乘修定讲的佛法原理。修定,比如修呼吸、修安那般那、修白骨观,或者修任何的禅定、修心地法门,若能得定,会有十六种特别的“胜”——指胜来了,胜利、成功的意思。这是佛学的“名数”,就是一种理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