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学堂 | 一起学《楞严经》:别解文义·正宗分(四百一十)
《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皆详尽剖析开示。圆瑛法师是近代研究《楞严经》最为著名的法师,有“楞严座主”、“海内独步”的美誉。圆瑛法师花数十年心血结成此书,内容丰富、细密,成为讲述楞严经的经典著作,得到了教内外的...
...更无他物——太虚大师以“唯根论”诠释《楞严经》修证精要
太虚大师在《三唯论图释》中阐述了“三唯论”得名与建义的佛经依据——依《解深密经》“诸识所缘、唯识所现”可建立“唯识论”,依清辨论师法空义可建立“唯境论”,依《楞严经》生死解脱“唯汝六根更无他物”而择耳根入流亡所可建立“唯根论”;并作图详示如何依根尘识相摄关系建立“三唯论”,甚至将大...
如孝法师忆恩师澈性大和尚:一生艰辛建寺慈育僧才,圆满菩提心
师于讲经说法,利众之事,勇猛精进,多次奔波于浙江广福禅院、渭南大觉寺、长安香积寺、榆林戴兴寺等地升座说法,多以楞严为宗旨,兼及华严、净土,广行法施,结缘利益无量有缘。2012年6月,应邀前往江西云居山讲授《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弘法化,广结善缘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净公与师的共同努力下,大明寺担负起反哺...
每天十分钟,学习《楞严经》(9)| 世尊摩顶宣首楞严,七处征心一破在内
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
《楞严经》跟《法华经》有什么不同
《楞严经》主要是把心带回家,《法华经》是让你从家里面再出来,从空出假,广修方便。所以《法华经》讲到无量的方便,乃至于一举手一投足,皆已成佛道。只要你安住在真实的心,什么都是成佛的因缘。所以到了《法华经》,是以心力来引导法门,法门本身不重要。
《楞严经》白话大意十三
如果说和在一起后,明多于见、明遮了见,就是非见,又怎么能看见明呢?既然能看见明相,就说明见性还在;如果明小于见,明相被遮,见性又怎么看见见性呢?既然看见了明相,就说明明相还在(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既然明相、见性都在,又怎么能说是和在一起了呢?如果见性是圆满无缺的,又怎么能与明相和在一起呢?如果明相是圆满的,也不...
《宋王安石书楞严经旨要卷》:因“无法”而不可效仿
1981年,谢稚柳在香港中文大学讲学时,王南屏向他提出要把《王文公文集》和《宋王安石书楞严经旨要卷》捐献给上海博物馆,但有个条件,他在上海家中收藏的大批明清字画要允许200件出境。谢稚柳认为这个要求不高,可以按这个条件进行。后经上海文化局、上海文管会的协调,上报国务院批示,终得通过。1986年3月,《宋王安石书...
深入经藏:忏云法师——楞严经 如母忆子的念佛
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这么说、现在佛这么说、未来佛也这么说,说什么呢?说:十方如来呀,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十方如来可以说是一切佛,可怜、悯念众生,就像妈妈想念自己的小孩一样。妈妈虽然想,要是孩子离开妈妈,他走在外方,找不到了,把妈妈想死,也没有办法。所以说“十方如来,怜...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图)
据清宫大内档案记载,浙江巡抚永德于乾隆三十四年奏称,查得钱氏著述初学集122部,未装订者7部;有学集160部,未装订者8部;钱牧斋尺牍10部、诗抄十本、《楞严经蒙钞》一部十册。现《楞严经蒙钞》存世原稿仅有五册,二册贮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一册贮于上海图书馆,另一册已归美国伯克利大学东方图书馆,此为民间之仅存...
圣空法师答疑:楞严咒什么人都能念吗?
《楞严经》中明确的讲了,不坐道场,破壁衣服,不持戒。一般来说,五辛吃了念咒语的力量会减,善神远离,不加守护。但是,你吃了五辛念楞严咒,护法神都不将这个做为过失,还照样护持你,这就证明楞严咒有多么厉害,他来护持的是这个咒,咒在人身上,那就护持这个人。经过法师的开示之后,消除了新学者心中的疑惑,从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