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知青邢燕子:我的一生更像是个笑话
邢燕子成名后,写给她的信从全国各地寄来,多得装了几麻袋,其中不乏表达仰慕、爱慕之情的求爱信。而农村的习俗,女孩儿过了二十岁,也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然而对于一个刚刚树立起来的“扎根农村,大办农业”的青年典范来讲,邢燕子嫁给什么样的人,不仅仅关乎这个典型是否能够继续“立得住”的问题,而且一旦她“远...
知青电视剧《返城年代》,讲述了当时真实的返城经历,手机版免费送...
返城年代17:丧妻以及工厂不景气的压力都压在超然身上,超然动用灵活的脑子做起了冻水饺的生意,却遭到工商部门的查没。静之到处搬救兵替超然卖冻饺子,最后找到大学同学帮忙。看守所里,小韩告诉超然自己和静之分手的原因,超然闻后愣住了。静之卖完饺子回家数钱,遭到父母的批评。静之到看守所看望超然,超然反对静之再掺...
知青回忆“返城”:为回家各显神通,吃火柴、装病、逼父母退休
有人大冬天只穿一件单衣,站在室外吹冷风,吹到住院几个月,还有白天干重体力活,扛麻袋、耕地、插秧,什么累就干什么,然后晚上强迫自己不睡觉,最后累到尿血,生产队一看这些人太狠了,害怕出人命担责任,只能让他们病退回去。没有胆子自残的人,只能从自身找点毛病,然后无限拔高,期望获得上面的同情。有个知青...
妈,我开学行李箱真的装不下了!
在三条秋裤基本线上,一件接一件的打底装备、外套围巾、衬衫毛衣在行李箱叠成小山,你赶紧劝妈妈装不下了,你妈反手就掏出一个真空压缩袋,另一只手又迅速多塞了两条秋裤。把你喂饱,也把你捂暖、打扮漂亮之后,妈妈多少算是安心了些。哎呀,差点忘了,看着你越来越发迹罕至的头顶,操碎了心的老母亲,可能还会给...
电报已“死” 电报人还活得好好的
这座59年前建成的大楼,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城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不仅是贾锡刚的记忆,也是整整三代北京人的记忆。住在大楼对面西绒线胡同的冯小宇,1951年出生,是一位北京知青。他从小在这里生活,上世纪90年代返城。“我们31中就在大楼正对面。有时候下课拖堂,就有同学喊:老师,电报大楼都敲钟了!”...
“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
当年知青这种教育和文化知识上的缺失,在当时那样生产力发展缓慢的年代并不凸显,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这越来越成为知青们的一块“硬伤”(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正因为如此,“老三届”知青离开农村返城工作后,从事高科技、高级经贸活动的人员比例极小,大多数人从事的是普通的熟练劳动。
2023-1《十月》·散文|梁衡:土炕
其余在炕头上采访过的农村英才、奇才更不知多少,多为农村医生、农技师、乡间知识分子等等。一次在晋南曲沃县的一个乡村私人小医院里竟碰到一位曾为一个木匠成功做了断指再植的农民医生。时我正有小病,就以身试刀,躺在他的土炕上住了七天院,然后完璧返城。
老盛京丨还记得当年工厂俱乐部吗?
“从1979年作为返城知青考入东药,在四车间生产岗位历练,到1980年8月在全厂公开考试招生中考入财会培训班;从1981年4月结业开始在东药财务处工作,到后来考入电大财会班;再后来调入审计部,曾经获评‘全国内部审计先进个人’,一直到2017年退休,走过的是不断拼搏、无怨无悔的东药之旅!”沈阳市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
“大内总管”梁金生:我在故宫管文物
牧场的场长信任梁金生,推荐他在当地小学教书。知青返城时,他帮“从不求人”的梁金生办下了回城指标。“为了孩子,也得回北京。”场长劝他。梁金生想,“要回北京,就一定要回故宫。”他从小吃故宫的饭,在宫里逮蛐蛐。小学时,勤工俭学,在延禧宫的库房门前拔一暑假草,等到开学,学费就有了。
向英雄致敬 为老兵点赞
“1975年,响应国家政策,我当时读完高中,就到文兴公社下乡当知青去了,两年后,好不容易有个返城名额,我爹都没有帮我争取,更不要说找工作的事情”,说起来,三儿子王建平年轻时对此还是有些微词。他说,父亲的作风深深影响到了他们四兄弟的人生态度,“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靠自己,不拼爹。”教育子女就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