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鸡缘
在我国最早记录十二生肖的是东汉王充所著《论衡》。“生”者,所生之年也;“肖”者,类似、相似也。后来人们认为,人出生在哪一年就属于哪一年的动物。我家和鸡的缘分还不浅呢。我的老母亲是属鸡的,第二个本命年里生了我。我妻子也是属鸡的,在她的第二个本命年里,生了我们的儿子。后来,儿子娶个媳妇也属...
从“大耳哥”刘备说古代帝王异相
其实,这种天子异相的说法更早就风行一时,东汉的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中就阐述了从上古起的一些帝王(包括古圣先贤)的所谓“天日之表,龙凤之姿”。例如黄帝龙颜,颛顼戴午,帝喾骈齿,尧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汤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阳,周公背偻,皋陶马口,孔子反宇。人皇伏羲氏头上长有两角等等。大致...
张锦枝: 尽性与尽孝:张载“乾父坤母”说的思想意蕴与现代转化
王充在《论衡》中讲了一个故事:战国齐相田婴因世俗忌讳认为五月生子不利于父母,而阻止其子田文的出生,但田文的母亲悄悄生下田文。田文长到成年后与田婴见面,田婴震怒。但田文一番“人生受命于天而非受命于户”的言论平息了其父田婴的怒火,并受到了培养,最后成长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最后王充评价说:“夫田婴...
“性三品说”的一路由来
王充——善恶中三种论董仲舒以后,东汉王充也据禀气的多少把人性分为善、中、恶三种,王充认为性善是中人以上,性恶是中人以下,善恶混是中人之性。韩愈——上中下三品论荀悦明确提出“性三品”的概念,唐韩愈明确提出“性情三品”说,把性与情分为上、中、下三品。他说:“性之品有三,……上焉整者,善焉而...
王尔|邦有道,亦可隐:东汉初年的隐逸风气与正统重建
王充的贤者超越了世俗的祸福,不炫耀智慧以求仕进,亦不推辞官爵以显名节。换言之,不以进退屈伸为喜忧,或显或隐,皆出自个体抉择,可泰然处之。所顾虑的唯有道德之不够充盈。鄙夷世俗、疏离官场、自主自为的个体者形象在这种论述中悄然确立。之后的王符提出“仁重而势轻,位蔑而义荣”的“潜夫”说,进一步彰明这种...
周天游:《汉书》说略
他十三岁那年,王充拜访班家,一经接触,王充就拍着他的后背说:“此儿必记汉事(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事实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无疑,深厚的家学渊源,以及众多名士的指点与提携,是班固能写好《汉书》的重要条件。建武三十年(54),班彪去世。班固立即离开太学,回家乡守丧。这年他刚刚二十三岁,即着手写作《汉书》。不料有人...
问学| 梁启超: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
计自西历纪元一世纪之初至四世纪之初约三百年间,佛教渐渐输入中国且分布于各地。然其在社会上势力极微薄,士大夫殆不知有此事。王充著《论衡》,对于当时学术、信仰、风俗,皆痛下批评,然无一语及佛教,则其不为社会注目可知。沙门以外,治此学者,仅一牟融。然所著书犹真伪难断,具如前说。
破除虚妄之言,衡量百家之说: 王充与《论衡》
王充又说:“《论衡》九《虚》、三《增》,所以使俗务实诚也;《论死》《订鬼》,所以使俗薄丧葬也。”(《对作》)九《虚》三《增》,《论死》《订鬼》,是王充的得意手笔,批评迷信的精彩文字,不可不读。通过上述,我们发现《论衡》就像是一杆秤(衡有秤的意思),“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对作》),...
《论衡》与王充的“君子思维”
那些论定虚实、真伪、是非、然否的文章著作,从某种角度来说都在做着教化的努力。王充高度赞扬孔子的《春秋》,即源于《春秋》褒贬是非颇为得实。他在近世文人中最为欣赏桓谭,也是因为桓谭之《新论》讨论世间事,能够明辨是非曲直,使得虚妄之言、伪饰之辞皆无所隐藏。王充作《论衡》,便是希望踵《春秋》与《新论...
一文收藏!@冯友兰 的3堂哲学课
王充的《论衡》也是一套人类精神的反思。“论衡”两个字有康德所谓“批判”的意思。不一定长篇大论才可以成为精神现象学。短篇小说也是可以的。例如周惇颐的《太极图说》和《通书》,不过几千字,也可以成为一部“精神现象学”。他的这些著作也名为《易通》,他也讲到了自然、社会和人事各方面,是一部简明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