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三行——“众筹”出来的博物馆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成立于2016年,是专题性历史博物馆,以大量珍贵的文献史料和海内外遗存的文物,展示十三行的发展史。一层展厅主要是文献和史料,展示了清代中国对欧美重要通商贸易口岸的百年历程。中间的环形壁画上,昔日的十三行船舶聚集,场面壮观。走进展厅,一只大碗独自放置于中间展台上,在光线下显得莹润光泽。“这只...
走!去广州捡漏!
在清朝康熙盛世,广州十三行应运而生,成为清政府设立在广州口岸的特许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洋货行,具有半官半商性质的外贸垄断组织,其经营种类繁多,留下一批独具特色的收藏品。广彩、广绣、外销画、外销扇广州彩瓷,又称广彩,是当时出口到欧美的主要商品之一,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受到西方市场的欢迎。广绣,是中国...
通讯:昔日辉煌广州十三行将变身岭南风貌步行街
此后,广州十三行行商代表清政府对外商进行管理,并与英、法、美、荷兰、瑞典等国家商船进行进出口贸易,广州逐渐成为中西贸易的中心。粤海关和十三行不仅为清政府提供了可观的税收,还为宫廷采办前所未见的奇器宝玩,被誉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繁华盛极一时。以潘、卢、伍、叶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十三行行商也被认为...
读懂广州·粤韵丨帆影点点下阳江 海上敦煌有荣光
为何大澳村被称为“十三行尾”呢?杨何生解释说:“清代广州有十三行,当时大澳也有十三间商铺,经营鱼栏、造船、盐店、银号、海味等,商船来此补给,什么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商船从广州十三行进货后启航,在大澳补给完毕离开,就是‘放洋’离开国境了,所以民间称广州为‘十三行头’,大澳为‘十三行尾’。”清末...
家门口的博物馆 |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文化公园里的博物馆
十三行行商是代表清政府对外商进行管理,并拥有茶、丝、棉布等特许商品经营权的商人。十三行行商中,潘家、卢家、伍家、叶家四大行商最为出名。伍家的代表人物伍秉鉴,当时更被誉为“世界首富”,掌管的商行怡和行实力雄厚。伍秉鉴商业眼光长远,除国内贸易,还投资美国的铁路业、证券业、保险业等,获得了大量收益。他对...
“天子南库”的广州十三行,在清朝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上图_1822年的广州十三行大火十三行的由来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六月,平定台湾的康熙皇帝颁布了《分别住行货税》,决定“设立金丝行、洋货行两项货店”,金丝行负责向本地商贩“赴税课司纳税”,而洋货行“其外洋贩来货物及出海贸易货物分为行税”,可以说洋货行就是十三行的雏形(www.e993.com)2024年11月4日。经过发展,洋货行以办事...
广州十三行服装城突发火灾,现场浓烟滚滚极其可怕!
最近广州好多事,又是钟落潭龙卷风又是正佳广场跳楼又是十三行着火,十三行衣服的仓库分布在十三行周边,方圆一两三公里的出租房百分之80是衣服仓库,广州十三行,又称广东十三行、十三洋行、是清朝在广州设立的对外贸易特区内的十三家牙行商人。后来,这地区称为“十三行街”,“洋货行”、“洋行”成为外贸商行的通称。
《广东十三行考·续考》在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首发
首发仪式上,来自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广州图书馆、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代表接受了赠书。
晚清广州为何是十三行,而不是十二行?
清朝康乾时期,广州港因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康熙皇帝在这里设立了十三行,有人说,十三行的说法,是延续明代的称呼,而当时的十三行,其实区域已经是很固定了,其位置在广州城区西关一带,紧靠着珠江边,也就是现在广州文化公园与人民路附近。明清时期,珠江的水面还是非常的广阔,所以能停靠很多商船,不过康熙时期,...
广东省广州市十三行商会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暨十周年荣耀庆典
广州市十三行商会会长邵湖珍对新一届理事会的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一是加強内部团队建设,让商会工作步入轨道,为会员做到保姆式的服务。二是抓住重点,创新突破。围绕服装行业做深度整合,从源头、材料、设计、销售整个产业健康全方位链接。消除内卷,降低成本,疏通渠道,相互赋能。第四届理事会根据市场需求现已成立了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