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丨对孩子而言,学习写作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我们在叶圣陶的《三棵银杏树》中,感受文字的魅力;我们在鲁迅的《社戏》中,唤醒对家乡的眷念。篇篇经典,回味无穷,值得孩子一读再读。那么,学写作,为什么一定要读名家经典呢?你写柳树:秋天的柳树叶子都掉完了,上面光秃秃的。老舍在《骆驼祥子》中这样写: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
《社戏》一文中俯拾皆是的妙笔举隅
我们看到这两处“船头的激水声”虽然不能算典型的前后呼应,但是,却构成一种前后的关联,而在《社戏》一文中,这样的前后关联可以说比比皆是,而正是这样一些或明或暗的关联,使得文章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写作时,不管是据实来写,还是前后关联,都颇为不足。作文中的描写常常与真实情形脱节,违反逻辑。虽然只是...
...知识分子生存困境的缩影——欠薪、索薪与鲁迅《端午节》的写作
孙伏园曾撰文回忆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民国十一年是北京政府已经很不像样子的时候了:教职员欠薪、公务员欠薪、著作人几乎没有稿费,知识分子简直没有法子继续生活下去”。周作人在《官兼教员》一文中也谈及《端午节》的创作背景:“小说是讲北洋政府时北京学校机关欠薪的事情,那时学校先欠,职教员发生索薪,兼职的讲师每...
《写作》新刊︱史玥琦:从体验到拟剧:创意写作中的戏剧意识
当学生比较《呼啸山庄》的小说与戏剧时,其文体意识是鲜明的,边界感是清楚的,而他也提出了关键问题,学生的剧本改写不尽人意;更早有张怡微《隔膜与创新:谈戏剧教育与创意写作》,以马文·卡尔森《戏剧》为中心,梳理国内外各类戏剧教育经验,注重其对创意写作的方法论提领。
“跟着课本游绍兴”研学营全新升级,两天一夜,这个秋假,狮子带你...
观看以鲁迅文学、绍兴文化为主题的《鲁镇社戏》(下午场:13:30-14:30),以一个穿越的孩子寻找出路的故事背景为主线,将一个现代人融入到鲁迅笔下的鲁镇,从不同方位和视角,生动呈现鲁迅笔下经典人物跌宕曲折的命运轨迹。全景展示100年前鲁镇建筑、咸亨酒店、社戏台、乌篷船、黄酒文化等江南水乡的特有风貌。通过高科技...
初中语文习作指导作文范文(八年级上册)
动笔写作时,首先要确定一个新颖、醒目的标题,以吸引读者的眼球(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如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百万”“横渡”,这些字眼的使用,极大地调动了人们了解具体内容的渴望。其次,要合理安排结构。消息的结构比较特殊。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四部分。消息的结构...
八下语文第2课《回延安》精品实用高效教学设计
写作背景1940年,诗人到延安,在这里学习、生活、工作,与当地军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56年,诗人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回到了阔别十年的延安,目睹了延安的巨大变化,内心无比兴奋,于是诗人就采用了最具地方特色的“信天游”的格式写了这首抒情色彩浓郁的诗。
掌握《社戏》写作格式,就知道回忆录和游记怎么写
《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戏的经历。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
郜元宝:《社戏》是鲁迅对“救救孩子”这声呐喊的回应
《社戏》是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也是这部小说集的最后一篇。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对鲁迅研究颇有心得,本文就是他对《社戏》一文的解读。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原文作者丨郜元宝摘编丨安也
写作的意义——杭商传媒专访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富强
我早期的民国题材小说创作,很大程度上受到《阿Q正传》的影响,很多小说都以“未庄”为背景。我写过一个中篇小说,标题就是《未庄的一九三四年》,在《江南》杂志发表后,《作品与争鸣》予以转载。再以获得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的中篇小说《月娘的河》为例,故事发生的背景地也叫“未庄”。鲁迅永远是一面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