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丨康德道德哲学的立论方式
这就是康德道德哲学的第三个立论方式,它从第二个立论方式返回到了第一个立论方式,并且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将人民大众潜在的道德素质在历史发展和进化的观点之下提升为历史的主体,虽然是不自觉的主体。三、历史眼光在康德的时代,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观和进化论已经成为启蒙思想家们的共识,人们相信历史是从野蛮时代...
哲学| 赫尔德对康德先验哲学的批判
康德从纯然理性的立场出发,基于现象与自在之物的二元划分,认为上帝理念是理性实现至善的保障,其基础是道德。他由此走向理性宗教,并以理性为据对传统的启示宗教进行先验主义的批判。赫尔德对康德理性宗教观的批判主要有两步。首先,康德关于自在之物与现象的二元划分拒绝了神学本体论,赫尔德则将自己的宗教哲学建立在经过他...
纪念康德诞辰300周年:唤醒哲学中的公开精神
将“公共性/公开性”视为康德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并非阿伦特个人的洞见,而是西方思想界研究康德政治哲学大部分学者的潜在共识,只不过她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对之进行了重述。与其他人将目光聚焦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与其政治哲学的内在关系不同,阿伦特着重《判断力批判》中康德美学思想的政治内涵与现代意义。她的有关问题意识主...
哲学的三种境界
“逻辑”作为“工具”,用来“推衍”“概念”,从一个命题“推导”另一个命题;而“逻辑”作为“基础”,则如实地保存着“矛盾”,从这个包含矛盾的“全面”的“基础”上“推导”出对于真实世界的“知识”来,即“推导”出“真理”来。哲学意义的“真理”,不是几个命题之间的“正确”的形式关系;哲学的“真理”,...
康德诞辰300周年|保罗·盖耶:我是如何被康德哲学吸引的
康德(1724.4.22-1804.2.12)是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十八世纪德国哲学的面貌;更重要的是,他为世界哲学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日本学者安倍能成曾说,康德哲学是蓄水池,之前的哲学都流向他,后来的哲学又从他这里流出。我国著名的康德学者郑昕也留下了一句广为流传的格言:“超过康德,可能有新...
徐向东评《康德与现代政治哲学》|政治哲学与形而上学
《康德与现代政治哲学》是现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治理论教授卡特琳·弗利克舒(KatrinFlikschuh)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撰写的一部专著,2000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www.e993.com)2024年12月20日。该书自出版以来就备受好评,被认为对康德的法权学说提出了一种新解释,并在某种程度上纠正了罗尔斯和后罗尔斯时代对康德政治哲学的理解和利用。该书中译本在...
“康德与哲学人类学”青年学术工作坊综述(上)
她认为,从责任伦理的视角对康德道德哲学体系进行重构,并在此基础上将法权论纳入其中,将有助于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康德道德哲学中存在对许多“基本经验事实”的承诺,但作为“基本经验事实”,这些承诺只是形式地涉及人的自然本性,因此并不影响道德形而上学的先验特征。如果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能够合法地容纳这些“基本经验...
李公明︱一周书记:王国维“境界”论中的……康德哲学与多重愿景
《论境界》全书由三篇长文组成,分别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与康德哲学》《“境界”与“再现”的现代发现——以王国维与梁启超的比较为中心》《王国维与视觉中心主义——兼论〈人间词话〉与〈人间词〉的理念与创作实践》。读者可“循序渐进体味王国维由叔本华转向康德的经历,进一步了解王国维与康德哲学、时代及清末...
康德诞辰300周年|关子尹:康德哲学的训练让我一生受用
康德哲学的概念技术和系统论述具有足够的深度和高度能够帮助人们建立起哲学修养。康德哲学在议题涉足方面虽然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人类的主要关注,但康德并不希望人们只做一个技术上的“智匠”(Philodox),而是要做一个“哲学家”(Philosoph),一个“哲学家”不可以抽离世界而只驻足于概念世界,而需要回到现实世界...
哲学丨康德的道德理想与永久和平
提到康德的道德哲学,人们会立刻想到其严格的绝对命令式和自律的道德法则;而一提到目的论,人们会立刻回溯到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因和以完善目的为基础的伦理思想;人们很少会将二者结合起来。然而,常被人们忽视的康德道德目的论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实践理性的普遍法则而将目的论概念完美融合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