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与萧红:两个被冷漠父亲逼出来的文学天才,一生在寻找理想中...
祖父在萧红心中,是个理想化的父亲。萧红一生都在寻觅一个像祖父那样无私爱她的人,离家十余年,给她最无私关爱的人是鲁迅先生。好友李洁吾跟她说“鲁迅先生对你真像是慈父”,她说“不对,应当说像祖父一样。”鲁迅先生去世以后,所有悼念他的文章,萧红写的最深切动人,这对萧红而言,是“祖父”再死去一次。张爱玲...
《人鸟低飞》:萧红早逝半个世纪后,遇到了一位知音
前不久,读了王小妮的《萧红:人鸟低飞》(北京联合出版社,2020年3月版),感到诗人王小妮才是萧红的真正知音。文学是天才的事业。像萧红这样的文学天才,一个世纪未必出现一个。平心而论,萧红所能占有的文学资源,与今天的我们相比,少得不能比。但是,她却写出了穿越时空、审美冲击力至今不减的作品。她的生命力在于...
郁达夫笔下的鲁迅“细节”
当时,人们写出了大量与鲁迅相关的纪念文字,可与鲁迅有深交的郁达夫“却偏有一种爱冷不感热的特别脾气”:“在这一个热闹关头,我就是写十万百万字的哀悼鲁迅的文章,于鲁迅之大,原是不能再加上以毫末,而于我自己之小,反更足以多一个证明。”因此,他只在《文学》月刊上,写了几句哀悼的话,这似乎不经意的“哀...
萧红逝世,许广平写过两篇追忆文章,为何透露出不耐烦和醋意?
尽管她和萧红经常聊天,但从未主动探询她的过去,只知道她父亲还健在。在许广平心中,萧红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无以言表的忧愁,即便她极力掩饰,也难以完全隐藏。另一篇纪念文章,不知具体写于何时,却隐约透露出萧红留在许广平心中的痛苦与烦恼:萧红总是无法摆脱内心的伤感,她常常整天呆在我们的寓所里。为了减轻鲁迅...
居然有人在强行扯“语文教材大改”,我真是无语
最典型的例子,有一篇非常经典的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大家从小是不是都从这篇文章中知道了两栖动物的习性。一年级也有一篇课文《小松鼠找花生》,虽然是动物故事,其实包含了很多植物生长的知识。这一类的"动物故事",其实是"科学阅读"这条线的,是故事阅读到非虚构阅读的一个过渡。
金融与文学的相互奔赴——做好“五篇大文章”暨金融非虚构写作研学
四是金融和文学的融合,是多向度融合,如创意写作,如海洋文学,金融涉及的各行各业都可以融合进来,成就绚丽的大文章(www.e993.com)2024年11月6日。扎根生活,培育非虚构写作的“耐心资本”青岛作家房建武结合自身体会和思考指出,金融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享受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对金融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期盼。从...
萧红逝世后,许广平写过两篇追忆文章,却隐约透露出不耐烦和醋意
消息传来,许广平回忆起与萧红之间的点点滴滴,她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两篇追忆萧红的文章,在文章中却隐约透露出不耐烦和醋意。这一切要从萧红和鲁迅先生相识开始说起。1934年10月,鲁迅先生和二萧约好在内山书店见面,当二萧来到书店时候,鲁迅先生已经在那等着他们。
揭秘萧红笔下小黑狗的诞生之谜!
萧红在《小黑狗》中巧妙地利用了小细节来放大社会问题,使得这篇看似简单的散文承载了沉重的社会意义。文章中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小狗们的活泼场景,还是它们悲惨的结局,都无不透露出作者对于生命、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小黑狗》不仅是一篇描写动物生活的文章,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
夜读|常读常新的语文课本
前段时间,萧红的《呼兰河传》被选入语文教材遭删改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著名作家余华在谈到此事时也说,“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它的开放性,不同的人在里面有不同的感受,这才是文学作品的意义。但是进入语文教材以后,文学作品又变成一种被固定的、封闭性的空间。”...
【橙美文】绍兴之春
生命晚期的鲁迅,对萧红何等爱惜,不也同样出于一份人性的真吗?萧红的灵性、孤弱,一样样确乎值得作为长者的他所怜惜。对于萧红,他如父,如兄,复如友。我们的少年时代,囿于眼界,乏于学识,频频围绕鲁迅文章应试,总是苦不堪言。故,很长一段生命里,是惧怕鲁迅的。彼时,鲁迅只能作为一种抽象的文化符号,存在于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