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苏辙:与君世世为兄弟
苏轼写下一首《阳关词·中秋月》,通过对中秋月夜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与弟弟苏辙重逢后的喜悦以及对未来相聚无常的淡淡哀愁。词中“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深邃的月夜图景,而“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则透露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淡淡忧虑。几...
唐宋八大家苏辙:文章上“汪洋淡泊”,政治上“位极人臣”
《宋史》作为官修正史,评论相对客观,道出了苏辙为文“汪洋澹泊”的风格,所谓“汪洋”,就是说文如苍茫大海,气势磅礴;而“淡泊”,是说文章内涵蕴藉,意境淡泊,有内秀之美,苏辙《王氏清虚堂记》《武昌九曲亭记》《黄楼赋》等文章皆有此类特点。这确与苏辙内敛的性格相似,而《宋史》对于苏辙的创作水平,给予了“其高...
苏辙使辽,苏轼曰:在那嘎沓有事就提你哥,绝对好使——结果是?
于是,此时正在朝中担任翰林学士的苏轼,写下《送子由使契丹》给弟弟苏辙送行: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送子由使契丹》最后一句是取《新唐书·李揆传》的典故:唐德宗时期的李揆有“文...
北宋著名“社牛”苏轼:四海之内皆朋友,谁是我的心头好?
另一幅《松石图》,按照苏辙“东坡自作苍苍石,留取长松待伯时”的说法,由苏轼先画石,然后留出画松的位置给李公麟来画,图由松与石构成,所以命名为《松石图》。元祐三年(1088),苏轼主持礼部进士考试,聘请了十多位属官,李公麟即为其中之一,足见其对李文字才能的认可。这些人封闭阅卷近两个月,不能与外界联系。...
做苏东坡的弟弟是啥体验?为保哥哥一路干到宰相,苏辙:我太难了
这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诗句,他的一生写过诗文无数,与弟弟相关的就高达上百首。而他弟弟也不是普通人,是我们熟知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这兄弟二人的经历广为传播,苏辙的过往也被人所熟知,网上兴起了一个特别的梗:求苏轼同款弟弟!
那一回,苏辙在北京过年
在苏辙《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当中,有一首写给苏东坡的《神水馆寄子瞻兄》: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莫把文章动蛮貊,恐妨谈笑动江湖。翻成大白话就是说,也不知道是哪个书商,把我哥的文集卖到了北京,如今辽国人对我哥很崇拜,向我询问我哥的消息。哥啊哥,您以后可要注意,千万别因为文章闹出乱子...
我们为什么喜欢苏轼?
到此地步,他有些像陶渊明,但没离群索居;还保留着聪明劲,但自然而然;挺欢乐,挺自嘲,挺甜美,风风流流,清清澈澈,随心所欲。所以苏辙认为他哥哥黄州之后的文,“余皆不能追逐”。苏轼开了东坡,亲自务农。黄州城东,山坡上开三间房,置十余亩地。给孔平仲写诗说:...
苏轼家族墓地里面怎么没有苏轼?
早在苏轼病重前,就在给弟弟的回信中对自己百年之后的归葬之所有了明确的表态:“墓地,弟请一面果决。”(《与子由书》)他将自己的身后事全盘委托给了最信任的弟弟苏辙,一切由他做主。二人商量之后,将墓地选址定在嵩山南麓。这一点在日后苏辙写给苏轼的祭文中也有印证:“卜葬嵩阳,既有治命。”(《祭亡兄端...
苏轼写给弟弟的另一首《水调歌头》,画面感超绝,字字深情缱绻
苏轼在词前小序中介绍了这首词的渊源: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东武”是密州的治所,前一年中秋他在东武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寄给弟弟。这一年中秋两人终于相见...
王安石的最后时刻:宿敌苏轼、司马光做了什么丨新知
苏轼的这种文章的态度其实是学欧阳修,欧阳修的施政建议是以“人情”为旨归,讲究因地制宜。但王安石不是如此,王安石讲究“不近人情”“守之以要”,他对于所谓“人情”非常不屑,他要的是钉是钉铆是铆,我的主张不管到哪里,都必须统一执行,一点也不能更改。王安石这种执拗的态度被时人讽刺为“拗相公”,当时厌恶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