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的背后,真实的李白、高适和杜甫是什么样的关系
与高力士关系不睦,是李白被逐出宫廷的主要原因。李白在翰林院待诏写诗,与杜甫客居东都干谒进取的时间大致重合。离开长安后,李白于天宝三载(744)春末来到洛阳,与杜甫相遇。李白希望前往王屋山,拜访被誉为“华盖君”的高道,杜甫欣然陪同前往。王屋山在河南府下辖王屋县(今济源市王屋镇)以北,东南距洛阳约一百一十五...
苏轼难与李白杜甫并称伟大,真实原因并不仅仅在于是个“吃货”
而李白和杜甫则更不必说了,我们大家都熟知他们的成就。唐代诗人的高峰代表,李白诗歌清新飘逸,杜甫诗歌沉郁顿挫,他们一个代表了唐王朝的蓬勃风发,一个代表了唐由盛转衰之时知识分子深重的家国荣辱观和爱国热情。这两人被称为伟大诗人亦是当之无愧。(二)苏轼的定位——伟大的词人而苏轼,我们提到这个名字会首先想...
裴斐:政治悲剧成就伟大诗人——李白供奉翰林小议
杜甫功名未遂,毕竟还落个“白首郎官”,他的自比稷契和忧国忧民在后世引起过广泛同情;李白的结局是“一命不沾”,不但比杜甫失败得更惨,而且他的政治抱负从不被人理解。李白像李白一生主要兴趣在政治,不在诗。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新诗改罢自长吟”“晚节渐于诗律细”的杜甫比较,他对作诗并不那么重视。...
同是诗坛巨星,为何命运天差地别?李白与杜甫:两种人生两种际遇
李白出生于富商家庭,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早年游历天下,结交了不少名士,也增长了见识。后来,他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被召入宫中,供奉翰林。不过,李白生性狂放,不习惯官场的繁文缛节,很快就遭到了排挤和疏远。晚年的李白,漂泊江湖,最终在安徽当涂病逝。而杜甫的出身也不错,他的家族世代为官。
李白一生很潇洒,而杜甫一生却贫穷,这到底是为什么?
李白和杜甫,唐朝诗坛的两大巨擘,他们的名字被后人并称为“李杜”。李白的一生充满了诗酒、山水,仿佛没有金钱的困扰;而杜甫的一生,却饱受贫穷、饥饿的困扰,但他的诗歌却成为了永恒。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造成了两人的不同人生?是出身、是伴侣,还是性格、是文风?他们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李白...
公元744年,杜甫在洛阳邂逅李白,思念成为往后余生的腔调
看完《长安三万里》,李白的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让人破防,杜甫的故事也同样让人泪目(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同为大唐双子星,同为诗歌史上最负声誉的诗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故事,却值得人们一说再说。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
兖州古城告别了李白杜甫
杜甫和李白在兖州分别后,两人天各一方,两个大诗人只能在诗中相互倾诉思念之情。李白在兖州写下《沙丘城下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杜甫辗转多处后,写了很多怀念李白的诗,如《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猜一猜成语“白云苍狗”的典故与哪位诗人有关?杜甫还是李白?
成语“白云苍狗”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甫的《可叹》一诗,诗中写道:“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这句诗描绘了天空中云彩的变幻无常,形象地比喻了世事的变幻莫测。那么,这句诗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故事发生在唐朝盛世,当时的诗人杜甫正值中年,身处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他目睹了官场的黑暗,感受到了世事的无常...
对话文史专家王培军:秒懂李白,穿越千年的共情
王培军:李白的故事被更多的人知晓,我看新闻上不少年轻人来拜谒李白,都会带上一壶酒,与诗仙共饮。李白得到年轻人的偏爱,我想与他的性格是有关系的。李白是天才,豪情壮志,又洒脱自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读李白的诗,和诗仙...
杜甫一生思念一个人,为此写下许多相思诗篇,有一首你肯定读过
初秋时节,杜甫和李白忙完了各自的事情,依照约定,又在洛阳见面了。故人重逢,两人格外高兴。于是他们携手同游,漫游名胜古迹,沿途留下了许多诗篇。在途中,他们又遇到了另一位诗人高适。闲补一笔,在电影《长安三万里》里中,整个故事的进程和叙事是以高适的视角讲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