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中国文化之地理背景
第二:在小环境里产生的文化社会,每易遭受外围文化较低的异族之侵凌,而打断或阻碍其发展。独有中国文化,因在大环境下展开,又能迅速完成同家内部之团结与统一,因此对于外来异族之抵抗力量特别强大,得以不受摧残,而保持其文化进展之前程,逐渐发展。直至现在成为世界上文化绵历最悠久的国家,又为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
罗志田:学问的单位——傅斯年和钱穆对中西学术分类异同的思考
如钱穆所说:“东西文化孰得孰失、孰优孰劣,此一问题围困住近一百年来之全中国人。”⑤“全中国人”的说法或有些夸张,但对相当多的中国读书人来说,这的确是个魂牵梦萦的问题。而学术的分与不分,既表现出中西思想的一大差别,也是中西“学战”的一个重要部分。有些文化立场偏于保守的学者,更因防守而“创新...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钱穆先生在写《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时,已至耄耋之年,但思想却极其敏锐,他指出:“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离开分别来讲。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来讲天。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西方人常把‘天命’与‘人生’划分为二,他们认为人生之外别有天...
《文化两昆仑——柳诒徵与钱穆》镇江开讲
1971年,钱穆撰《柳诒徵》一文,对柳诒徵主张“言史一本于礼”及其维护和保守中国文化传统所作出的贡献表示了极大的敬意。陈勇教授是《钱穆传》《国学宗师钱穆》《国史纲要》《最后一位国学大师:钱穆传》的作者,他回顾了“两昆仑”一生的精神志业,紧扣他们治学“关键处,正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个案—...
钱穆:中国人应读的4部书
我们今天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应该读四部书:一部是《论语》,一部《孟子》,第三部是《老子》,第四部是《庄子》。读了这面,还应读那面,这就叫“一阴一阳”,在中国思想界里,一正一反,一积极一消极。(钱穆《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一、《论语》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丨对中国历史与文化要怀抱温情与敬意...
钱穆先生非常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在《国史大纲》一开篇就写道:“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吴志华认为,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见解,提倡对中华文明的自觉与认同,呼吁培育中国文化的种子。
钱穆的书法艺术:独特风格超越兰亭奖得主
钱穆的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它们不仅仅是书法作品,更是文人精神的体现,是学识与修养的象征。通过欣赏这些作品,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内涵与价值,也能够体会到书法艺术在表现个性和传承文化中的重要作用。钱穆先生的行书作品,展现了他...
对中国历史与文化要怀抱温情与敬意
钱穆先生非常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在《国史大纲》一开篇就写道:“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吴志华认为,这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见解,提倡对中华文明的自觉与认同,呼吁培育中国文化的种子。
别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治理文化
中国古代治理常被简化为皇权专制,这一认识将丰富的内容简化了,因为中国历史、社会、朝代、地域、文化、民族之间的差异较大,不能简单用一把尺子衡量。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它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决定一切。费孝通提出“双轨政治”,包括自上而下的官治和自下而上的...
周月峰谈“梁启超系”与新文化运动
它不仅本身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理解新文化运动“肌理”(Sinews)的关键。正如梁启超所描述的,历史是“合无量数互相矛盾的个性,互相分歧或反对的愿望与努力,而在若有意若无意之间乃各率其职以共赴一鹄,以组成此极广大、极复杂、极致密之‘史网’”。历史研究者的职责,就是要在“此种极散漫、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