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达仁:孔子“孝”的“真精神”及其内在逻辑
孔子认为,子女居丧期间吃美味、听音乐心里会感到“不安”,原因是子女在父母三年的精心呵护之下,才慢慢离开父母的怀抱,长大成人。如果不用守丧三年的时间来“感恩”父母,子女心里会感到“不安”。这里的“不安”,就是子女的感恩之心,即后人所说的“良心”。这种“不安”之心是由子女对父母感恩之情生发出来的。如《...
追本溯源,孔子是怎么说“仁”的?
应该是“仁”,通俗地说,就是人和人之间应该是相亲相爱的关系。《说文》里面说:仁,亲也。这个“仁”最早出现在什么文献,已经不可考,但“仁”后来成为一种被大家广泛理解的道德文化,这就完全是孔子的功劳了。孔子创立的儒学,核心精神就是这个“仁”。后世之人对“仁”又发展出很多理解,到了现代,更是有许多...
弘扬孔子教育思想 提高区域教育质量 ——追寻孔子的教育思想境界
孔子认为个人的利益应当服从群体的利益,个人的欲望应当服从社会的道义,“利”与“义”既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道德标准,也是教育应遵循的一条道德原则。他强调“重义轻利”,注重道义;“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当身处义与利矛盾...
诠释| 孔子说的“小器”“大器”“不器”,究竟指什么?
然而,孔子只评价子贡为“大器”,未至于“不器”,原因是子贡在仁德上未至于完备。《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多次批评子贡仁德不足的例子。首先,子贡喜欢议论他人长短是非,故孔子委婉地批评说:“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论语·宪问》)其次,孔子批评子贡不知礼、不重礼。子贡认为告朔之礼已废,用于祭祀的羊有些浪...
老子犹龙 孔子如凤
可以说,“五采而文”是凤的鲜明特点,这与孔子其人其学亦相契合。作为夫子的孔子崇文,主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希望以仁德教化民众,进而使天下从蒙昧走向文明。与之相关联的是,凤凰也是一种圣德的象征。《尚书》有言:“箫韶九成,凤皇来仪。”而世人“知孔子有圣德”,故比孔子于凤。不难看出,与...
伍龙: 时间与道:论孔子的时间观
在孔子那里,时间瞬息万变的特点,成为了检验人的重要条件之一:正因为瞬息万变,所以身处时间中的人也可能发生改变,他们所改变的不仅是外在的容貌,更可能是内在对仁德的守持和理想的坚持(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于是,能否长时间不改初衷,坚持最初的理想,能否在极短的时间内不违背应遵守的原则,坚守内心的信念,成为了检验个体德性与德行的...
杨景生:试析《论语》对于写作主体修养的启示
内心与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内心的仁爱是外部善行的根源。《论语·里仁第四》:“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认为,如果立志实行仁爱,就不会有不好的行为。《论语·里仁第四》:“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有爱憎情怀,能够喜爱人、厌恶人。《论语·宪问十四》:“子曰:‘有德...
好书·新书|先秦儒学的核心文本,关键问题的“从心”论定
所以说,孔子所追求的,实际上是一种持存而活跃的道德状态。孔子的忧,是深怕持续性的道德活动被阻断而引起的内心焦虑。这种内心深处的焦虑和忧愁,乃是推动孔子不断修为,以至于维持不息不已的生命状态的内在动力。在《孟子》中,“忧”的意义更为复杂。有圣人之忧:“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圣人有忧之,使契...
毛主席点评二十四史(31)
现在孔子的《象传》《象传》不和《易经》的正文放在一起,而是与郑玄的注文连为一体,这又是什么原因?"淳于俊说:"郑玄把孔子的传和自己的注文合在一起,大概是便于学习《易经》者明白好懂。"皇帝问:"说郑玄把传和注结合起来是为方便和理解《易经》,那在他之前的孔子为何不把他的传与文王所作的《易经》合...
居仁与隆礼——孟荀思想解读第八讲:刘瑾辉教授《“何必曰利”与...
然而,仁和义毕竟不是一回事,二者的功用上各有不同意义。孟子把义看作是通向仁德的必由之路,并以此说明人人都可以实践仁德,这是他认为人的本性中就存在着义,强调义的重要作用的原因所在。荀子也重视义的功用意义,但与孟子言义的前提有别,荀子认为人性恶,把义排除在人的自然天性之外,认为它是通过后天的修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