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看新中国75年成就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第一颗6G卫星发射成功,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国产大飞机实现商飞等,标志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第一大学教授艾哈迈德·德赫内萨认为,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是实现经济强劲增长的必要条件,其综合效应为高质量发展带来生产方式的转变,有助于...
述评丨为世界进文明 为人类造幸福——新中国贡献世界的历史逻辑
美国社会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20多年前曾预言,“中国人民将会在决定人类共同命运的历史进程中起重大作用”。75年来,中国始终胸怀世界,将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力量。(一)“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间老旧地堡式指控室的墙上,刷着...
为世界进文明 为人类造幸福
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巴西经济学家罗尼·林斯感慨:“中国共产党将造福人民作为首要目标,制定了符合人民意愿的可行计划并严格按承诺执行。”中...
丁明磊:新中国成立75周年 科技辉煌成就与展望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环境不断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坚实有力支撑。一、我国...
中国航天日丨航天强国建设的思考
航天强国建设的目标是促进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具体分为“三步走”来实现:第一步,到2025年夯实航天强国基础,建成载人空间站,建成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提升新一代运载火箭性能,基本建成卫星互联网。第二步,到2035年基本建成航天强国,包括建造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40吨的重型火箭,建成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建立月球...
2024年中国民商参与航天产业现状及未来展望
民商在航天领域的活跃,不仅为航天带来了新的业务种类和市场空间,也极大降低了社会参与航天的门槛,使过去千万级的合作启动资金降低到普通人不足200元即可使用航天器的程度(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对于航天内生动力从军政需求,转移为社会需求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旧生态需向新生态转变...
航天强国建设扎实推进
航天成果转化与应用持续发力,已有超过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实现转化,助力百姓美好生活。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表示:“中国航天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强卫星公益服务和商业应用,加速航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推动空间应用产业发展,提升航天发展效益效能,为服务大局、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全文|更好赋能中国繁荣世界——新质生产力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关键作用。回顾历次产业革命,都是新的科学理论作为基础,由此带来新生产工具的出现、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重大调整、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变革。技术革命性突破将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进而实现生产力的大幅跃升。
语文课程思政元素发掘的途径和方法
因为这是一篇蕴含爱国主义思想的散文,所以需要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引起他们对侵略者的厌恶,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背负的责任是什么。《过万重山漫想》这篇散文的精髓就在于“创新精神”。作者以游三峡所见之景为依托,突破时空的局限,思古谈今:“三峡的航道其实就是一部历史,一部人类不断进步的...
全文丨新时代人文经济学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文与经济交融互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助推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雄厚物质基础和磅礴精神动力。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着力点,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为动力源,以人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