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史海钩沉:11本书洞悉中国古代政治史
以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政治与宗教生活中,政教两界共同参与的各种重大事件的互动模式为线索,考察各阶段古格王国政教关系的时代特点、具体走势和关键环节,揭示10~13世纪西藏社会的世俗政治力量与宗教教派力量的权力关系的具体演进过程。魏晋政治与皇权传递权家玉著2019年12月出版ISBN:978-7-5201-5328-7本书围绕...
北宋王朝垂危之际的“靖康党论”
李纲是两宋之际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不但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而且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光明磊落的人品,靖康元年(1126)正月曾为东京留守和亲征行营使,组织过开封保卫战,三月间,除知枢密院事。《宋史》是这样评价他的:以李纲之贤,使得毕力殚虑于靖康、建炎间,莫或扰之,二帝何至于北行,而宋岂至为南渡之偏安哉...
教师考试练习题-《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基础练习
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的积贫局面,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王安石变法对军队战斗力的影响,不能说明其改善了北宋的积弱局面,故A项错误;王安石变法并未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故C项错误;“使北宋广大人民安居乐业连年有余”的说法夸大了王安石变法的作用,故D项错误。
访谈|方诚峰:如何对宋史作出结构性的把握
澎湃新闻:《宋王朝》下篇主张道学的政治理论分为两截,一截是“明明德”,要求君主做到“先觉”,即君主在政治上成为表率,然而宋理宗通过不断“更化”应对各种“天变”,回应士大夫的批评,而这并不能归为“士大夫政治”那一套,相反宋理宗是在运用当时流行的道学话语,将自己塑造成不断格物致知、格物以明明德的君主。从...
读书| 北宋士大夫政治为何走向僵局?
宋神宗即位后即要变法图治,于是,他一方面看到元老派大臣目光短浅、苟且偷安的特点,不得不有限制地利用年轻有为的官员,以达到其政治目的;另一方面,又不能不考虑到这批元老派官员在宋廷内部所形成的盘根错节的各种关系,而加以利用。最重要的是,宋神宗清楚地看到,这批人虽然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但他们是绝不会对皇权...
陈峰:融合与创新——辽宋夏金时期文明演进的突出时代特点
从宏观上观察辽宋夏金时代的大趋势,不难从中发现中华文明演进的阶段性特点,其中在包容性与创新性两个方面表现得又尤为突出(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可以说,包容性消解了当时政治、军事冲突造成的隔阂,促成彼此对中华一体的认同,从而共同融入华夏文明的进程之中;创新性则是各自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因此在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上既竞相...
北宋漕运大部分时间都正常稳步发展,但末年随政治腐败而逐步没落
从北宋立国到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是北宋漕运网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以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订立漕定额作为标志,其特点是国家初立,未有定制,漕事尚简,继承前代,奠定基础。北宋漕运是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在隋代通济渠的基础上,经过治理山阳渎、江南河,已经形成一条沟通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四大...
赵冬梅: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政治由仁义转向法家的关键所在
实践层面的政治转向关于北宋政治的法家转向,我把它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实践层面的转向,另一个是理论层面的转向。在实践层面的转向,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施政方式,朝廷国家的施政方式从前期的“异论相搅”转向“定于一”,开创一种“国是”的新模式。这个新模式的特点就是排斥异己,群臣的异论空间被大大地压缩。二是政策...
刘复生评《从天书时代到古文运动》︱对北宋前期政治文化的新探索
作者对人际网络的梳理和重视是本书的一个特点,这使北宋中前期的士大夫政治脉络清楚地呈现出来。同时也应注意,虽然一般称反对新政者为保守派,但“保守派”并不等同于“旧儒”,新儒与旧儒简单的划分不是新旧之交历史的真相。如孙奭派士人是经筵主讲官,也就是皇帝的老师,但并不一定全是旧儒习气,著者注意到,孙奭...
观山水·读宋朝︱赵冬梅:北宋政治的法家转向
可是真正儒家政治讲究什么,讲究的是“不扰民”。举这两个极端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官僚,从宰相到底下那些特别能干的理财的官员,他们的工具性是大大增强了,工具性是相对于作为士大夫的政治理性而言。基于以上,我认为北宋政治发生了法家转向,从各个方面来看,从做法、说法到士大夫的政治风气,再到政策,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