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田|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时代精神和学脉渊源
蒙先生后又以白话重申其意说:“汉代经学虽然是继承先秦儒家(和诸子)而来,但其学术思想的侧重点则各不同:先秦重在理论,汉代详于制度。只有理论而没有制度,理论就是空谈;只有制度而没有理论,制度就会失去意义。故理论和制度必须综合起来研究,而后才能认识其思想全貌。”这是蒙先生治学方式中的一个基本取向,在他20...
良治:来自儒家政治的启示 | 新书
自由主义政体的两个最重要特点是政治选拔的开放性和竞争性,选拔制符合这两点。原标题:《良治:来自儒家政治的启示|新书》
刘光胜:“民本”概念的内涵及民本思想的恒久价值
李存山先生认为,儒家民本思想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人民的利益是国家和社会的价值主体;二是君主的权力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巩固。(参见李存山:《儒家的民本与人权》,《孔子研究》2001年第6期)卢向国强调“民本”一词,是对“重民”“贵民”或“民贵”以及“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一类思想的简单概括。(参...
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衍变与特点
大体说来,先秦儒家政治思想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衍化流变,但均具有如下一以贯之的理论特征:一、人(民)本主义。如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仁也者,人也”以及荀子的“礼以顺人心为本”等,都体现了儒家“人本”意识的逐步觉醒,由此亦引发了孔子、孟子、荀子三人在政治生活中对“以民为本”思想的重...
从“天”与“人”看先秦儒家国家安全思想
先秦儒家思想家们倡导仁爱精神,以和为贵、睦邻友好,但却不反对为了稳定社会环境而动用军事力量,所谓“王用出征,以正邦也。言所出征者,除去民害,以正邦国故也”。之所以讲出征这件事,就是要为民除害,以治理好国家。《左传》多载战争之事,也多见征战双方以签订盟约的方式结束争斗,从中可见儒家对损益的仔细考量与权...
先秦儒家的惠民思想
归总而言,先秦经典文献中蕴含的惠民思想,不仅展现了儒家鲜明的仁爱主张,也凸显了对仁政惠民的孜孜追求(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惠民思想资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惠民利民、推动共同富裕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基础。
陈静|儒家思想中的情理法之维及现代刑事司法审视
儒家思想从先秦时期萌生至不断壮大,对古代中国封建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随着进入不同历史时期,儒家思想被不断赋予该时代的特点,并成就新的儒家学说。当发展至宋朝,作为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朱熹在继承传统儒家“礼”这一核心思想的基础之上,融合借鉴了道家、佛教等思想,并进一步加以改造,提出了“德...
儒家的人格审美意识
先秦儒家:仁义、礼乐与人格审美在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战乱频仍的背景下,中国迎来了一批具有独立人格与理性精神的思想家、政治家,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遂由此形成。这一时期出现了儒、墨、道、法、兵、纵横、阴阳等主要学派,影响深远,其中儒家尤为重要。先秦儒家自孔子以来,即以“仁”作为人生的立足之本和人格的道...
“居仁与隆礼——孟荀思想解读”第九讲:王杰教授主讲《孟荀孝道观...
重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儒家的传统。儒家从孔子开始就非常重视孝道,《论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将“孝”置于伦理道德之首。作为先秦时期,孔子之后最重要的两位儒家学者,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孝”的思想,分别从“性善”和“性恶”的两个理论基点出发,对孝道思想进行了阐发,形成了“尊亲之孝...
政治学|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研究如何社会科学化
考虑到儒家、法家、道家的政治思想不仅起源较早,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所以这里以先秦时期儒法道三家的政治思想——代表先秦儒家的《论语》《孟子》、代表先秦法家的《商君书》《韩非子》以及代表先秦道家的《道德经》《庄子》——为例,展示这个分析框架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