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融媒报道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彩——访河南大学...
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史和中国文化思想史等。出版著作有《学校德育新论》《塑造大学生先进群体的理论与实践》《止于至善:探索与实践》《大学之道》《大学微言》等7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文章7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
上了大学就好了,现在都不灵
从高中升入大学,人们或多或少会经历想象与实际的偏差,会遇到和大家切身利益、情感、需求相关的矛盾,而当我们了解大学的现实,留意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真实课题,才更容易转换思维,去靠近和抵达,把外在的资源内化成自己的能力。这也是南风窗策划《大学之道》封面报道的初衷。它面向准大学生、在校大学生、学生家长、大...
密云区实施“八个提升行动”,迈进课程改革年
公正思维习惯的培养融于课堂教学之中,思维谦逊主要抓尊重、倾听;思维勇气主要抓自信心;思维坚毅主要抓持续的思考动力;思维自主主要从“变式性”思维抓起,防止出现思维依赖;思维正直主要从思维的批判性(审视和质疑)抓起,强调发言有依据,不主观;思维的换位思考主要抓思维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态度、价值、品格等;对推理的...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扎实探索思政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习方法等主题开展“大学之路”系列讲座,包括“大学之道”“大学之学”“大学之智”“大学之问”“大学之纲”“大学之礼”“大学之友”“大学之爱”“大学之诗”等主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明晰的职业规划、深厚的教育情怀。
严复所认同的一些核心理念是稳定不变的
再说,儒家大学之道所包含的三纲八目,只是为中国传统士大夫展示了修身起点与最高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步骤,并没有说格物、致知等这些过程很容易。根据这些材料来看,严复的认识论明显偏向悲观主义。严复的翻译追求“信达雅”,他的译作不拘泥于原著的字比句次,往往对词句有所调整,加之中文原本很难百分之百地对...
古人谈读书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蕴含着怎样的学问?
》》》曾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曾子在《大学》中深刻阐述了学习与修身的关系,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亲即新),在止于至善(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曾子关于学习的观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他谈了两层意思:一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曾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曾子在《大学》中深刻阐述了学习与修身的关系,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亲即新),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曾子关于学习的观点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他谈了两层意思:一是学习的...
金耀基|大学之道:省思现代大学之理念
基本上讲的是德性的学问,是一种“希圣希贤”──希望做圣人,希望做贤人——的学问,讲得白一点儿就是讲做人的学问。我们说“读圣贤书,所为何事”就是这个意思。古代的经书,大多可以视为一种“价值之学”,是讲价值的学问,是讲“大学之道”所说的“明”“止于至善”的学问。我退休之后,有了时间看DVD,我总算...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重要观点几乎成为古今教育之圭臬,即使现代大学,也以此标定道德高度。立德树人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继承,也具有面向教育未来的使命感。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使大学的目标更加...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涵养温暖向上的大学之道
诚然,大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斯文所系。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正处在走向精神成熟的关键阶段,最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导引,大学有义务帮他们扣好价值观的“扣子”。大学灵魂不失重,学生心灵才不会荒芜;大学精神饱满,学生才不会颓废。连日来,各大院校毕业致辞竞相“盛开”,或说远见,或谈理想,或论世道,其间,对学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