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儒家君子之行的典范,对西周的发展有何影响
商的礼乐制度是从原始社会文明走来的,是原始社会礼仪文化的一种延续。从现今出土的文物考证,不难发现在商朝时期,礼和乐是一体的。而到周朝时,这种一体的艺术风格被继承,但周人不再崇拜自然和鬼神。周礼下的舞蹈文化传达的是等级森严的尊卑之感。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是周朝统治者对待舞乐文化的态度。礼是...
墨子:反对儒家思想的第一人,为何要批判孔子的“礼乐”制度?
首先反对礼是很好理解的,因为儒家的礼虽然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但这种行为规范的目的却是想将人们阶级化的,我们知道,儒家是一个比较崇尚正统的学派,而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还没有完全的礼崩乐坏,周朝的实力虽然已经不断的跌落,但对各大诸侯国的控制权还没有衰落到极致。也就是说,在孔子的认知当中,周王朝...
陶寺遗址到底多重要?
综合来看,陶寺文明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精准掌控,是为王权和社会政治服务,成为陶寺制度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都邑初具“都城气象”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与研究,陶寺都邑可分成早期、中期、晚期三个历史时期,大致经历了兴起、繁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陶寺遗址早期陶器陶寺文化早期已开始筑城。到了中期,城址聚落形态发...
文明蕴化看陶寺:陶寺遗址,历经46年考古,到底多重要
综合来看,陶寺文明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精准掌控,是为王权和社会政治服务,成为陶寺制度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都邑初具“都城气象”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与研究,陶寺都邑可分成早期、中期、晚期三个历史时期,大致经历了兴起、繁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陶寺遗址早期陶器陶寺文化早期已开始筑城。到了中期,城址聚落形态发...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制度的终结——郑庄公箭射周天子
“箭射周天子”,不光射的是周桓王的身体,也标志着“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制度的终结;祝聃在繻葛的一箭,彻底将外强中干的周天子‘天下共主’的权威给射落到尘埃里。而继郑国之后,各诸侯大国齐国、晋国、楚国,秦国先后兴起,春秋强国争相称霸、号令诸侯,大权旁落的周王室非但无力征讨,还要仰仗霸主的保护、接济,才...
炎帝神农文化高端访谈③|礼乐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与灵魂
首先第一点,我们的礼乐制度就是和青铜时代,这样的一个客观的物质文明的基础之上,而形成这个制度既促成了这个时代的产生,这个时代也孕育了这个制度,在青铜时代就代表了或者青铜的冶金铸造技术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或者说是社会的物质文明的这样一个表达方式,因为在《礼记》上(记载),有九鼎八簋,青铜的礼器,...
李舜华:女性读者与章回小说的兴起
由此来看,至明代中叶,无论是女性教育,还是女性的自由、闲暇与经济独立等等,有关事实可能都比何谷理与马兰安等研究者想象的要活跃;换言之,在中国的明代,当小说兴起时,参与小说阅读的女性,与西方小说的女性读者相比,很可能在数量上更多,所覆盖的阶层也更广。
周公制礼:从“得”到“德” 开创礼乐文明|新知
周公出生于商朝末期,他亲身经历了商朝的衰败与覆灭。在他眼中,夏商服天命,所以国祚历年甚久,商后来丧失天命,主要原因是“不敬厥德”(《尚书·召诰》),归根究底,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牢固的礼乐制度,整个王朝便会摇摇欲坠。“礼乐,德之则也。”(《左传》),周公云“则以观德”,可见“则”是德的外化表现与观...
是上古彩陶之乡也是秦人发祥地 这片黄土地有何魔力
其所具有的豁达、进取、剽悍的风格与尚武、重利、坚韧、质朴的民族性格,这些都成了秦人发展和最终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文化基因,并对此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秦戎文化交流的舞台在周、秦文化先后抵达陇东南地区之前,陇东南地区一直是西戎部族生活的区域。西戎部族本在陇东地区以及泾渭...
探索西周时期的重要统治手段:礼乐制度,是如何从兴起到衰落的?
周天子礼乐的产生,一方面满足了诸侯的声色之娱,另一方面是吸取商代灭亡的教训,反对"淫乐",采取"节乐"的措施。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逐渐衰落崩坏,其中包含了制度,战争,国土,人才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是一个从周末期到春秋战国逐渐完成的过程。1.外部战争的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