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亡时的北魏:太后和七位皇帝轮流被杀,两千王侯公卿被集体处死
孝文帝死后,宣武帝继位,继续推行改革,拓展疆土。但在内政治理方面却很差劲,当时的北魏官场上贪污腐败现象非常严重,全国各地爆发了多起农民起义。当时的宣武帝和孝文帝一样,非常痴迷汉文化,刚上任就取消了“子贵母死”的制度,这看似人性化的变革,直接为北魏后期皇帝更迭频繁,帝国灭亡埋下了祸根。太后执政,朝廷动荡...
北魏一共有16位皇帝,却只有4位得以善终,他们分别是谁?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朝代,也是北朝第一个王朝。一共有16位皇帝,分别是: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南安王拓跋余、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元姑娘、元钊、孝庄帝元子攸、长广王元晔、前废帝元恭、后废帝元朗、孝武帝元修。不过,在这...
孝文帝迁都洛阳不仅是为了大兴文治,更是为了早日实现一统
当时的军事形势为南朝、北朝与柔然三者并存,三者之间相互牵制的微妙关系,决定了军事格局的复杂性。实力最强的北魏政权,处在南朝与柔然的中间地带,随时可能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雄心勃勃的孝文帝一心要完成统一南北的大业,自然无法忍受这种不利局面的长期存在,他力主迁都必然与军事形势的变化息息相关。一、当时的军事...
唐朝宦官权势很大,实际不过是北魏的后辈,但北魏宦官为何不出名
孝文帝改革一共进行了三次,但第二次的改革细则遗失,已经不可考,第三次改革是孝文帝晚年改革,实际运行于孝文帝之子宣武帝元恪时期。按照宫崎市定的说法,第一次改革被称为太和前令,第三次改革称为太和后令。前令中,官职分九品,九品再分正、从,正从之中还分上、中、下三等,共九品五十四阶。新华社模拟孝文...
华人德:分析《郑长猷造像记》的刊刻以及北魏龙门造像记的先书后刻...
孝文帝在太和十七年秋九月“庚午,幸洛阳,周巡故宫基趾。帝顾谓侍臣曰:‘晋德不修,早倾宗祀,荒毁至此,用伤朕怀。’遂咏《黍离》之诗,为之流涕。壬申,观洛桥,幸太学,观《石经》···仍定迁都之计。冬十月戊寅朔,幸金墉城。诏征司空穆亮与尚书李冲、将作大匠董爵经始洛京”。14穆亮、李冲在平城大规...
北魏的祭祀改革-细品《资治通鉴》之南北风云原文及译文
丁卯(疑误),北魏孝文帝开始到皇信东室处理朝廷事物(www.e993.com)2024年11月3日。武帝下诏令皇家祖庙四季的祭品:在宣皇帝灵牌前供献起面饼和鸭肉羹;孝皇后灵牌前供奉嫩笋和鸭蛋;高皇帝灵牌前供奉细肉和肉酱粥;在昭皇后灵牌前供奉清茶、粽子和烤鱼。这些供奉物,都是他们生前平时最喜欢吃的东西。武帝梦见高帝对他说:“宋朝那些皇帝常常挤到太...
读书| 北魏女性的真实世界:从墓志中发现11位被遮蔽被消音的女性
《陈留公主》(罗新撰)以评论李贞德《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为切入点,发现煽动宣武帝二姐兰陵公主与丈夫刘辉争吵的正是兰陵公主的姑姑陈留公主。罗新以此推断《北史·刘昶传》有误,即刘辉和刘承绪(陈留公主丈夫)非父子,乃是兄弟关系(陈留公主不会撺掇侄女与儿子争吵)。后来刘承续早死,孝文帝的冯皇...
河洛地理:寻迹洛阳十三朝 北魏
孝文帝去世后,太子元恪即位,改元景明,就是宣武帝。宣武帝元恪子承父志,继续南伐并推动汉化改革,同时在洛阳兴建外郭城,使其范围达到“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东汉以来的旧城成了北魏洛阳的内城。在外郭城内,他还“筑京师三百二十三坊”,并设大市﹑小市﹑四通市等贸易场所,促进了经济繁荣。
北魏时期,公主的封号从无到有,不同出身的公主在权力上有何不同
刘昶子刘承绪又娶献文帝女、孝文帝妹彭城长公主为妻,刘承绪子刘辉又再娶孝文帝女、宣武帝姐兰陵长公主为妻。刘昶祖孙三代都能够迎娶帝女公主,足以说明北魏对该家族的看重,也从侧面展现了该家族在当时北魏社会中的卓越地位。北魏43位可知身份的公主中,有19位出身于宗王之家,占可考证身份的公主总数的44.2%,宗王...
一座千年石窟的数字焕新
据《魏书》记载,这一年,北魏宣武帝诏令工匠参照大同云冈石窟形制,为其父亲孝文帝和母亲文昭皇后营建洞窟,以纪念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历史功绩。“‘宾阳’意为迎接初升的太阳,这是我国正史中唯一明确记载开凿过程的龙门石窟皇家洞窟。”龙门石窟研究院历史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路伟介绍,不同于龙门石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