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知的88个气候问题!
原因:北欧地区地形较平坦,地处西风带,且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年温差较小;往东西伯利亚方向,经过的地形区有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西所跨经度范围广,内部受海洋的影响小。仅东欧平原西部受大西洋的影响,气候比较温和。西伯利亚地区受极地寒冷气流...
【高考地理】这是一道高考错题,是不是我们平时也会给学生出这样的...
(1)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大,水热变化大;谷地蒸发量小,土壤含水率高,土壤肥沃,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坡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蒸发量大,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坡顶海拔高,水热条件差,植被以低矮的灌木丛和草本植被为主。(2)退耕还林还草导致该地植被覆盖率增加,森林大量吸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资...
【气候地理】地理视角看气候对房子的影响,高中地理气候特点、成因...
“叶子房”赤道两侧的热带地区,终年高温多雨,炎热、潮湿是气候的主要特点,房屋就要尽量通风和降温。例如,太平洋上的岛国西萨摩亚,农村住房是用一根根树干围起来,成圆形或椭圆形,顶上覆盖着椰子叶,房子没有墙,四面通风。02无窗房“无窗房”热带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晴朗少云,白天受到阳光强烈照射,气温迅速升高,晚...
世界气象日·畅谈丨站在气候行动最前线,我们该如何行动?
对于公众而言,近年来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常常呈现突发、强发、频发的特点,极端天气“出道即巅峰”的特点越来越强烈。建议公众加强对气象预警信息的了解,懂得不同预警的意义和可能的影响,同时要认真对待,改变过去对气象预警一眼带过的情形。记者:开展气候行动,具体要做什么?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广西壮族...
2023年南北极地区极端事件频发 影响当地生态和全球天气
南北极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利用多种气候资料分析表明,2023年南北极地区表现出持续的气候变化放大器效应,极端事件频发,对当地生态和全球天气造成显著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征:南极地区气温较常年略偏高,整体呈东-西区域差异大、极端冷和极端暖事件并存态势。2023年,南极大陆年均气温为-31.86℃,较...
南极海冰面积正急剧减少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回应每经:南北极温度...
南北极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利用多种气候资料分析表明,2023年南北极地区表现出持续的气候变化放大器效应,极端事件频发,对当地生态和全球天气造成显著影响(www.e993.com)2024年11月13日。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上提问:近两年南极海冰减少并持续创下新低,是否意味着南极海冰减少成为常态?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探南极》系列访谈第三期丨全球变暖,南极海冰融化有多严重?
赵羲:南极海冰由海水结冰而成,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征。一般来说,在南半球冬季,南极海冰面积可达到1800万平方公里,是南极大陆的1.5倍;而在夏末秋初,会缩小到400-600万平方公里左右。1980-2014年,南极海冰面积持续增长,2014年冬季甚至达到了2000万平方公里,一度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反例,被称为“南极海冰悖论”。
全球变暖,南极海冰融化有多严重?
赵羲:南极海冰由海水结冰而成,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征。一般来说,在南半球冬季,南极海冰面积可达到1800万平方公里,是南极大陆的1.5倍;而在夏末秋初,会缩小到400-600万平方公里左右。1980-2014年,南极海冰面积持续增长,2014年冬季甚至达到了2000万平方公里,一度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反例,被称为“南极海冰悖论”。
今年会是史上最热的一年吗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南方地区的梅雨特征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缠绵细雨,梅雨期间要么暴雨不断,要么高温干旱。这种变化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极端化现象,大气中容纳的水汽增多,使得一旦降雨就更为强烈,暴雨事件增多。因此,南涝北旱的现象在我国变得更为典型。对于多雨地区,雨量增加但雨日减少,这意味着每次降雨的强度和数...
夸父追日是古人在测影?《山海经》里的神话怎么来的?
在古人以地配天的宇宙观中,泰山的明堂被称作“帝之下都”,与帝之上都“三垣”是存在对应关系的。在“昆仑之墟”的周围,所谓“九井”,正好是朱雀七宿中位于西南的井宿写照;《海内西经》写到守卫“九门”的“开明兽”,都“身大类虎而九首”,虎形正是西方白虎的写照,而在《西山经》中“昆仑之丘”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