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亮:非洲工业化与华人工厂
华坚采用的是典型的出口导向模式,较好地结合华人资本和技术、埃塞俄比亚当地劳动力和皮革资源以及欧美市场三方面要素,但也面临国内政局影响和全球产业链挤压的竞争压力。这三个案例表明,进口替代工业化在非洲也具有重要潜力,非洲国家可因地制宜,加强内部市场整合,在发展中同时重视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上述分析为我...
下一个五年怎么看?张连起:扩大内需是发展战略基点
全会提出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国内经济发展复苏向好的确定性对冲国际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无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构建外向型经济模式,取得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出现...
史正富:中国是产能过剩,还是需要战略性投资?
这一类产品始终都会有的,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一些独门绝活,互相对抗,这就形成了不是一般市场机制等价交换意义上的产品,它是企业生产的,企业有收益权,但它不完全是私的,这个我把它叫战略性产品。日前,国内首条稀土纳米断热材料生产线筹建,当下由美日欧垄断。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产品,制造所需要的能力,它背后...
“双循环”战略:适应新时代的必要调整
长期以来,中国执行的发展战略可以称之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国际大循环”,这实质上是一种出口导向战略。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简称为“双循环”。改革开放之初,外汇短缺是中国实现经济起飞的最突出瓶颈:中国希望引进外国先进设备,...
言治有理|李远 共建“一带一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抓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需求减弱,特别是近几年,一些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及时调整传统的出口导向战略,把扩大内需作为基本立足点,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国内国际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一带...
顶刊论文 | 国家与社会的博弈:工业发展战略的比较政治经济分析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的目的都是促进快速工业发展(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进口替代顾名思义就是用自己生产的产品替代进口品。一般来讲,发展中国家需要以附加值低的产品通过贸易来换取发达国家附加值高的产品,如要代替这些附加值高的产品就意味着自己要有相应的产业基础,也就是说进口替代工业化是促进产品快速升级的一个战略。这一战略是在...
论新发展格局下的扩大内需战略
东亚的日本净出口占GDP之比,在1986年达到3.8%的历史高点,随后出现长时间下降,2011—2015年贸易出现逆差,年均为-1.5%;2016—2019年转正,年均0.6%,贸易收支逐步走向平衡。韩国作为成功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东亚国家,曾经是日本产业转移的承接国和积极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1984年韩国对外贸易开始转为顺差,除个别年份...
供应链安全战略之下 我国需要多元化应对产业链调整的冲击
1990年代中期全球价值链兴起时,中国正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从局部开放转向全面开放,全面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稳定、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大量廉价劳动力、十多年加工贸易积累的产能和技能、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形成了垄断性的生产优势,吸引了大量离岸生产。成本导向的全球产业链不断向中国集中。
制造业在中国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1)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一轮科技革命及其带动的产业变革正在波浪式演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主脉络,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是国际产业竞争的主战场,各国尤其是中高收入大国都在争夺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制高点...
积极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转型
战略是管总的,是全局性的、系统性的、方向性的。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导向,是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后,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有效激活了国内生产要素。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两次大的冲击,我们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效应对了外部冲击,推动经济发展向国内需求主导转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