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有黄梅戏——黄梅调历史资料举证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用安庆官话演唱和念白,起源并发展壮大于安庆地区,是安徽省主要地方剧种和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在近两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已成为安徽戏曲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深受安徽本地人的喜爱,也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一首“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更是成为了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引领无数人走进黄梅戏的...
湖北日报:“黄梅有黄梅戏”——黄梅戏名称的形成与确立
黄梅戏名称的形成和确立,有新的重大发现,数十条线索表明,黄梅戏的名称在晚清已经出现,在民国时期已经成为与黄梅调、黄梅采茶戏一样广泛流行于戏曲界的正式名称。对黄梅戏名称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可以重塑黄梅戏历史的脉络图。晚清民初“黄梅戏”名称频繁出现清光绪五年(1879年)8月29日(阳历10月14日),上海《申报...
黄梅戏名称的形成与确立
黄梅戏名称的形成和确立,有新的重大发现,数十条线索表明,黄梅戏的名称在晚清已经出现,在民国时期已经成为与黄梅调、黄梅采茶戏一样广泛流行于戏曲界的正式名称。对黄梅戏名称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可以重塑黄梅戏历史的脉络图。晚清民初“黄梅戏”名称频繁出现清光绪五年(1879年)八月二十九,上海《申报》发表《黄梅淫...
傅谨:戏曲“剧种”的名与实
再看其他地区的地方戏曲,1929年第10期《戏剧月刊》载有署名夏晓东所著《汉剧现状》,1932年《剧学月刊》连载杨铎著的《汉剧十门脚色及各项伶工》,1935年出版的《蹦蹦戏考》的印行者署名为“评剧研究社”,1939年《十日戏剧》杂志连载邹少和著的《豫剧考略》,这些作者使用的剧种名称,都已经与今人无异。除了...
戏曲声腔“腔名”由来小考(以形成腔调的产生地命名:黄梅调)
在山东吕剧、安徽黄梅戏、湖北楚剧,采茶戏,花鼓戏以及京、汉皮黄剧种都有名称四平的声腔。吕剧四平腔是由琴书“风阳歌”演变而成,通常以四句为一番,即一小段,由头腔,二腔,三腔,四腔四乐句组成,遵循启、承、转、合的结构原则,构成一个完整唱段。一个大的唱段则由若干个四句组成。楚剧,采茶,花鼓中的四平是民间...
推动地方戏曲传承保护和发展——安徽省政协副主席陶仪声率队来肥...
3月14日,省政协副主席陶仪声率调研组来肥,就“安徽地方戏曲传承保护和发展情况”进行调研(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市政协副主席谢海涛参加并主持座谈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张缨陪同调研。在肥期间,调研组一行前往合肥市庐剧院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合肥市委宣传部、市演艺集团、市庐剧院工作情况汇报及推动庐剧传承发展发展方面...
安徽省的简称为什么不是“徽”?“皖”字代表了什么?
花鼓戏和黄梅戏,是安徽地区两种著名地方戏曲,它们不仅在表演形式上别具一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黄梅戏富有深情,唱的是忠贞不屈的故事。《女驸马》的贫贱不移夫妻情,《天仙配》的比翼双飞在人间,声声宛转又不失坚韧,唱出了一代代人的深情厚谊!
安徽池州:“戏曲活化石”焕新彩
安徽池州:“戏曲活化石”焕新彩转自:光明日报池州傩戏深受当地百姓喜爱。饶颐摄池州傩戏舞伞表演现场。饶颐摄佩戴头饰的池州傩戏演员。饶颐摄池州傩戏面具雕刻技艺展示。池州市委宣传部供图山河遗珍??????咚咚锵锵!循着阵阵锣鼓声,记者走进安徽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茅坦村“茅坦杜”傩戏协会,4名...
徐章程:安徽黄梅调因怀宁黄梅山而得名——潜山采篮戏与怀宁黄梅调...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领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黄梅戏《天仙配》邮票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以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
“戏曲之乡”安徽省怀宁县石牌镇—— 京黄故里,穿越千年历史的...
转自:安徽网这是一座文脉传承千年的古镇,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戏曲文化。一度被称为“戏窝子”的石牌,在新时代下,担当新使命,在全新的赛道上阔步前行,焕发出新的魅力。守住“人间烟火气”石牌镇徽班博物馆逛古镇、品美食、购特产……新春伊始,千年古镇——安徽省怀宁县石牌镇老街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