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8大核心龙头股梳理,一篇文章了解清楚
可控核聚变是一种将轻元素融合成较重元素的核反应过程,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技术。它模仿了太阳和恒星内部的核聚变过程,并有望成为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来源。永鼎股份: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东部超导主营产品是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及其应用设备,在磁感应加热设备中实现产业化供货永鼎股份于1997年9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
恒星核聚变到铁就停了,那些比铁更重的元素是怎么产生的?
在核聚变的过程中,铁元素构成了一个分水岭。过了这个阶段,聚变反应不再释放能量,反而需要吸收能量来继续进行。具体来说,当恒星内部的核聚变进程达到铁(确切地说,是镍-62,但镍最终会转化为铁),由于无法再释放能量,恒星的内部平衡遭遇破坏,核聚变便无法持续。为何在铁之后的核聚变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呢?这与铁元...
恒星的核反应链:从氢到铁的元素炼造过程,都经历了什么?
几乎我们所知道的所有重元素——从氦到铁,甚至更重的金属元素,都是在恒星的核心中,通过核聚变反应一层层诞生出来的。这种元素的“炼造过程”不仅是恒星生命的核心,也是宇宙构造的基础之一。恒星诞生于巨大气体云的坍缩,当氢气在引力作用下压缩并升温至数百万摄氏度时,核聚变便悄然开始。恒星一生的核反应链,正是...
恒星内部的化学反应——为什么某些元素只能在恒星核心中形成?
核聚变是将较轻的元素(如氢)融合成较重的元素(如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也是恒星光芒的来源。在恒星核心中,核聚变不仅将氢转化为氦,还逐渐产生更重的元素。当恒星进入生命的晚期,核聚变反应进一步加剧,将氦转化为碳、氧等较重元素。然而,随着这些反应的进行,恒星核心的温度和压力也在不...
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从何而来?
在生命的尽头,像太阳这样的恒星转而核聚变氦,在它们作为行星状星云死亡之前将其转化为碳和氧。这就是为什么碳和氧在宇宙中如此丰富的原因;继氢和氦之后,它们是最常见的元素。事实上,氧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尽管它大部分与硅酸盐结合形成你脚下的土地。
1克燃料可产生约8吨石油的能量,有望替代化石能源!这种技术中国厚...
詹文龙:可控核聚变反应前后的微小质量差按爱因斯坦的能量质量转换成巨大能量,目前,使用的是氘氚反应,这是所有聚变反应中最容易实现的聚变(www.e993.com)2024年11月23日。虽然理论上氘氚核聚变可视为接近无限的能源,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海洋中就有丰富的氘资源,常被科普为“取之不尽”的元素。然而,真正的核聚变反应涉及到氘与氚的结合。
核聚变太难实现,或许它才是正确答案
相比之下,钍,这种自然界能量密度最高的元素之一,每单位重量的钍元素产生的能量是铀元素的250倍,钍的储量也很丰富,在地壳中的含量大约为铀的三倍,可以说是很好的替代核燃料了。带有核裂变的放射性,却也不会发生核泄漏,有着比拟核聚变的安全,或许这就是“核裂变到核聚变的过渡燃料”的真正含义吧。
恒星核聚变到铁就停了,那么铁之后的元素是怎么来的?
而铁元素是恒星核聚变过程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是为什么呢?铁元素是最稳定的元素,因为铁的比结合能最高,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把铁原子核掰开或者利用其他原子聚合成铁元素,需要的能量是最高的,当然也是最困难的。具体来讲,比铁更轻的元素,聚变时都会释放能量。虽然理论上铁原子核也能聚变,但需要极大的能量...
氢核聚变对智能化时代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我们常说的氢核聚变其实是氢族元素中的氘氚核聚变,在我们地球上,没有氚,只有氕和氘。氕在地球上是氢族元素的主体,氘的占比很低。在1升海水中,只有氘0.034克,而氕含量为111.076克。所以氘在氢族元素中的占比只有0.027%。氢因为没有中子,不能直接聚变为氦,需要先聚变为氘,而且该步热核反应所需...
可控核聚变一旦实现,地球上的氚将会用完?地表含量仅有3.5公斤
回到核聚变反应本身上来,可利用的元素有氢、氚、氘、氦、锂等。在地球上,综合性更好,以及人类技术最能掌控的,便是氚和氘的核聚变。于是,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它们的数量有多少?未来够不够用呢?氘在自然界中有分布,其主要存在于海水里。每升海水中能提取出0.03克氘,推测地球上氘的含量为45万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