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方事权财权不匹配放权不放钱问题突出
但大量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仍未做出相应修订,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只能按原来的老办法来管理。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放权不放钱问题突出。一些地方出现了简政放权给地方“松了绑”、专款专用对发展“留着绊”。不仅是专项资金整合,督查组还发现,规则问题成为深化改革的制度性障碍,影响了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基层干部说,中央...
...如何影响地方政府“钱包”?对话改革见证者:先分事权 再分财权
“这只是一种措施,还有把地方的钱集中到中央的措施,所以最后的比重要根据新的职责和税种的收入划分。”许善达说。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事权与财权的重新调整也会引起地方利益和政府部门利益的调整。贾康表示,事权合理化不是简单地讲走集权之路还是分权之路,要落到形成可操作的事权一览表和支出责任明细单,文件的形成...
招商宏观 | 怎么看“央地”财权和事权的长期分配?
地方财政压力增加的原因:总结起来可以分为央地财权事权匹配程度部分失衡、基础设施过度超前建设、体制机构设置不合理与人员供养负担过重、土地财政体制转型无法一蹴而就、公共卫生与自然灾害增加财政支出负担等五个方面。地方财政应对选择:面对较大的财政收支压力,地方政府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其中包括发展土地财政、拓展非税...
合理划分地方政府事权责任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问题与建议
在财权和事权划分不清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能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采取地方保护主义措施。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拥有相对独立的财权和事权,但两者之间的划分并不总是清晰明确。这导致地方政府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可能滥用行政权力进行地方保护,以维护本地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经济利益。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各地区经济...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三句话,四本账,十大任务|政府|税制|税收|...
官方明确“适度加强中央的财政事权。减少并规范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专家认可“地减央增”,强调减少事权“模糊地带”。(三)央地收入(财力、财权)划分,怎么改?专家认为,当前地方财力和事权并不匹配,央地财权事权不匹配或是导致地方依赖卖地收入的重要原因。需健全地方税,但大前提是央地财力格局总体稳定。
省以下财政:怎么分?怎么改?——深化改革学习系列之二
有什么规律?1、采用模式一的省份,整体来看,县级可能有一定收支平衡压力(第三、四象限,县级收支平衡指标小于1),且其中半数省份可能呈现财权下放程度<事权下沉程度(第四象限,省级收支平衡指标大于1、县级收支平衡指标小于1)(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2、采用模式二的省份、以及模式一中省级分成比例较低的少数省份,可能表现为财权下放程度>事权下...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任务、脉络与共识——深化改革学习系列一...
财政体制改革,对应二十大“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或包括4大改革任务:央地支出(事权、支出责任)划分、央地收入(财力、财权)划分、转移支付、省以下财政体制。其他预算改革,对应二十大“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或涉及3大改革任务:“完善地方债管理”(第二本账),“合理确定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第三本账),“实施渐...
城投债|政信债务化解与城投公司转型
此后,我国初步形成了适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政府间财政关系也基本理顺,但存在事权划分不够清晰、财力与事权匹配不足等问题。2.经营城市思路促进城投公司大量出现为平衡事权与财权,大力推动地方建设与发展,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思路下,“经营城市”概念出现。其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离,将基础...
【招商策略】历史上的财税体制改革回顾——政策专题
2、改革措施:包干制,出台放权让利政策为了解决政企关系及央地关系间的矛盾,1980年开始推行改革。具体来看,主要包含两大部分:1)在政企关系方面,政府开始注重对企业放权让利,实施了两步“利改税”;2)在央地政府方面,中央逐渐开始赋予地方更大的财权与事权,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改革。
范子英:大国财政难题,如何平衡央地的财权与事权?
但是分税制并没有对财政支出进行调整,导致“事权在地方、财权在中央”,财政的收支出现了纵向失衡。为了缓解本级财政的压力,地方财政要么向上积极争取补助,要么“自力更生”,寻找其他的收入来源。分税制将土地相关的收入,包括土地出让金、房地产的营业税等,都留给了地方财政。地方政府于是从20世纪80年代的“经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