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
1、坚持币值稳定的最终目标以币值稳定为首要目标,更加重视就业目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银行以“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这意味着首先要保持币值稳定,对内保持物价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方向,将就...
优化货币政策框架 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了实现最终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关注并调控一些中间目标。基于中间目标的差别,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大体可分为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类。在2012年以前,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侧重数量型中介目标,盯住货币供给和信贷总量的增长率。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政策数量型...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进与启示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介于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一个变量。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和操作目标影响中介目标,中介目标再作用于最终目标,进而形成完整的货币政策传导。设定中介目标,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原因。一是为了实现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难以被直接调控,因此央行必须设立具有可控性且与最终目标具有很强相关性的...
一文读懂货币政策目标的三个层次,以及货币政策工具种类全解析
即狭义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实施货币政策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包括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也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然而,以上目标有些是相互冲突的,必须有所取舍。例如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通常GDP增速较高时,容易触发通货膨胀。再如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经常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
美债收益率起落背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目标与现实
美国货币政策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长期通胀稳定)。就业率展现了经济增长围绕潜在增速的变化程度,“充分就业”代表了实现潜在增长率的结构化目标;长期通胀稳定则具体表述为“长期通胀保持在2%”。从过去看,相比于单一通胀目标的欧洲央行,美国的双目标实现了更好的政策效果,获得了更高的经济增速。究其原因,...
金融学术前沿:货币政策框架的新演进
货币政策调控的最终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外部均衡(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国内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目标的法定表述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似乎更加重视价格目标。但实践中,国内央行从未明确是单一目标,并且在四个宏观调控目标之外,设定“宏观审慎”的“双支柱框架”,即在宏观调控目标之外,也关注金融周期,关注...
货币政策|一文讲清货币政策框架的过去、当下与未来
观察2024Q2货政报告表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宽货币取向并未转变。操作目标效率上,地产链条失效后数量工具传导存在堵点,价格工具“推绳子”短板显现;中介目标上,金融脱媒、理财扩张以及经济增长模式转换背景下数量目标和经济增长关联性下降,而当下利率目标传导机制已较为完善,且更针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问题,央行适时推出国...
【金研??深度】美联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变--由货币供给量到...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美联储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货币政策体系,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影响中介目标,再通过利率传导、需求调节等实现其长期目标。最初,美联储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1982年以来美联储逐渐将中介目标转变为联邦基金利率,并在19世纪末实现了对联邦基金利率的精准调控。美联储为何要做这个...
未来货币政策框架雏形已现 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作用
根据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的不同,货币政策调控分为数量型调控和价格型调控。其中,数量型调控,以货币供应量等数量指标作为中介目标,通过调控货币数量来实现最终目标;价格型调控,以利率等作为中介目标,通过调节利率来实现最终目标。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大多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而我国采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调控并行的...
【西部固收】2024年Q4债市投资策略:纯债配置价值显现,转债弹性有...
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目标体系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最终目标:《中国人民银行法》从法律上规定了央行的职责和目标,即“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都明确提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对央行的最终目标进行了精简,逐步形成了以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为主要目标,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