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社交媒体情绪极化研究
后真相的英文是“Post-truth”,根据英文前缀的构词法,指的是“真相已知之后”,然而post这一前缀的意涵在社交媒体时代有了新的解读。“它不仅指特定情况或事件之后的时间(如战后或赛后),而更像是指属于一个特定概念变得不重要或无关的时代。”[8]后真相在此意涵上的解读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当时塞尔维亚裔美...
付费社交媒体营销(Paid Social)时代,品牌如何驾驭达人营销?
数字媒体时代,全球社交网络用户规模已近50亿,而中国用户规模达10.3亿之高,在社交媒体中占据一席之地已经越来越受品牌主的关注。从早年流行的微博段子到公众号长文、B站长视频,再到抖音短视频与小红书社区的崛起,以达人创作为核心的付费社交媒体营销(PaidSocial)一直因为在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信任...
赵昱 陶喜红:社交媒体时代网民数字身份焦虑的表征、生成与调适
数字时代,社交媒体为身份的建构与认同提供了新的解释性路径。在这个路径上,身份范畴的意义产生流动,个人的身份建构不再依赖于“我是谁”的习惯形式,而不断滋生出“我想成为谁”的预设期待。在这些激增的身份类别中,数字身份对身份意义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当下社交媒体用户“一个去空隙化的身体和一个虚拟的数据替...
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社交媒体对人与人之间连接的影响
社交媒体不仅是一种娱乐工具,它更是一个强大的交流平台,人们在这里敞开心扉,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从美好的旅行经历到日常生活的小趣事,从个人的成功喜悦到挑战和失败的反思,社交媒体上的这些分享使得距离遥远的人们能够互相了解和感同身受。这种开放性的共享文化促使了理解的深化,当人们阅读他人的故事和观点时,他们能...
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如何走出“数字化孤独”
数字时代,信息通信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互联的方式,智能手机和无线互联网成为人们彼此相连的端口,传统上面对面的交往模式开始被虚拟化的数字连接取代。在社交平台中,每个人似乎都可以与他人便捷相连,摆脱现实空间中传统社会关系的束缚,在流动的数字空间中构建自己的社交边界,获得控制社交距离的自主权。一种连接在场...
新书| 海尔、厄克特:《传播的历史:从石器时代的符号到社交媒体(第...
下文为小威拉德·罗兰(WillardD.Rowland,Jr.)为《传播的历史:从石器时代的符号到社交媒体(第七版)》一书所作序言传播史研究正经历着第二次重大变迁(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研究当代媒介和文化的学者越来越关注在历史长河中构建出现代传播的人类历史及环境,也正是这种兴趣重新塑造了对传播史的研究。这本文选对这一转变有着至关重要...
让社交媒体成为新时代的“爱心指南”
人民政协网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赵莹莹)12月27日,在由中国慈善联合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慈善文化论坛上,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名誉理事长、海南亚洲公益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浩明,和与会嘉宾代表围绕“社交媒体时代的慈善力量”这一主题开启圆桌对话。其间,微博政务公益运营总经理李峥嵘、字节跳动公益平台负责人罗海岳、...
没有社交媒体生活是怎样的?我们可能是最后一代知道的人
社交媒体时代,改变最基础的是人们的交流方式。现在时代下到刚会说,上到九十,发个语音就能交流了。在此之前人们交流方式是怎样的呢?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样,想要找朋友玩,直接到朋友楼下喊一嗓子。妈妈喊吃饭的时候,在村口喊一声,或者去邻居家问孩子在不在。现在妈妈喊吃饭,在厨房给房间里的我发个语音。
科教| 数字时代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挑战、路径与对策
数字时代的综艺节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了广泛关注,通过用户评论、转发和点赞等互动方式,构建网络社群。对于传统文化类的综艺节目来说,这种社交互动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用户的日常社交中,实现了文化的线上传播和线下体验的有机结合。近年来,一批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
【时代青音】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如何走出“数字化孤独”
在数字时代整体戒断社交媒体并不现实也无必要。青年群体需要提高数字素养,将社交媒体发展为健康生活方式的有力支点,而非屏蔽真实生活的数字屏障。数字技术不是需要对抗的敌人,是与使用者共存与共变的对手。社交媒体并不必然意味着原子化生存,也可以成为塑造社会性自我的途径,这需要使用者发挥能动性来界定社交媒体与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