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极富哲理的2首诗,年过40方能读懂,参透后人生顺风顺水
刘伯温极富哲理的2首诗,年过40方能读懂,参透后人生顺风顺水谈及刘伯温,众所周知,他是如神仙般的预言家。尤其是他的预言奇书《烧饼歌》、《救劫碑文》、《金陵塔碑文》等对后世影响深远。其实,刘伯温之才不仅仅局限于预言,他的谋略可比诸葛亮,他的预言可媲美李淳风、袁天罡,还有他的诗词与宋濂、高启并称为...
刘伯温侥幸逃过一死,写下一首诗,点醒无数人,朱元璋读了都恍然大悟
果然,朱元璋看到诗后领悟到其中深意,刘伯温凭借此诗躲过一劫。而那句“得道多助失道亡”也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引人深思。诚然,这个民间传说的真实性我们已无从考证。然而,传说中那首诗所蕴含的人生道理却是永恒不变的。
平凡笔触 诗意征程丨华万里:敬字如神!诗歌是我的信仰
华万里,中国作协会员。1975年开始文学创作,在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评论等1000余首(篇)。诗歌曾获四川省一、二届文学奖,《星星》诗刊双年度诗歌创作奖,重庆文学奖,中国当代诗歌奖创作奖(2000-2010),首届何其芳诗歌奖,2013·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刘伯温诗歌奖,《中国诗人》2020诗歌创作年度诗人奖,中国当代诗...
刘伯温: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一首诗写透人生百年,活得通透
诗中开篇两句:“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显然借鉴了《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意味着人生百岁难以达成,即便在当今社会,尤其在元末明初这样动荡不安的时代。刘伯温在诗中明确指出,生命有其局限性,人们终将面对衰老和生命的终结,这是一种普遍的遗憾但无法更改的事实。诗中进一步提出...
朱元璋大杀功臣,刘伯温用一首诗保住性命,如今已成千古名篇
刘伯温即兴赋诗一首,意在规劝朱元璋:“世间道路多曲折,何须执着藏行囊?纵观历史英雄汉,顺应道义方能长。”此诗寄托了他对朱元璋的深刻忠告。朱元璋在阅毕之后,终于松口让刘伯温离开长安。刘伯温凭借一首诗,巧妙地化解了危机,成功避开了这场血雨腥风,得以重获自由。他深深地松了一口气,自己辛辛苦苦经营了二十...
诚意伯刘伯温死后,他的子孙后代如何?两子皆未善终,爵位传6代
01刘伯温忧愤而死刘伯温从小便博览群书,不管是天文、历法还是兵法、象纬之学皆很擅长(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1333年考中进士入元朝为官,因在仕途中遭受排挤而回乡隐居。1360年在朱元璋的邀请下前往南京,成为朱元璋身边的谋臣,朱元璋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会找刘伯温商议。而刘伯温不仅为朱元璋提出时务十八策,而且还陆陆续续提出对策,助朱元璋得...
朱元璋为他点赞,刘伯温写诗称颂,这位西夏人何以能与包拯并称...
宋濂评价其“精忠之气炯炯,上贯霄汉,必灿为列星,流为风霆,散为卿云,凝为瑞露。”刘基作《沁园春》称颂余阙“英伟奇才……如公者,黄金难铸,白璧谁完。”连朱元璋都称余阙为“忠臣义士”,明朝建立后“令有司建祠肖像,岁时祀之”。余阙祠即今著名的安庆大观亭,据央视纪录片《寻找西夏》所述,余阙尚有后人生活...
百年后果真应验刘伯温死前预言: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他是谁?
野史载,刘伯温死前提醒儿子:家族百年后定出杰出人物。后来果然预言成真。在公元1375年的一个清晨,刘伯温府邸里,所有的人都在忙忙碌碌地穿梭于一间房间。躺在床上的刘伯温面色苍白,看起来已经是垂死挣扎。他的子女们焦虑地注视着太医为他们的父亲治病。他们既舍不得父亲的离去,又害怕失去对朝廷的重要人物,这使得...
评论丨刘晓平:“行吟者”刘年与他的作品
家乡山水给了他敏感、多情、悲天悯人的性格,成为他写诗的起点与归宿,有《船歌》一诗为证:“我的归宿,是条小船,水竹的篷子,水杉的橹。舱里没有信号,有个火炉,有些纸笔,有些书。船在白鹭歇处,船在烟雨收处,船在月亮出处,那里芦花,那里山重水复,那里无人呼渡。我是我的朋友,我是我的妻子,我...
刘伯温一首很感人的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是每一句都有深意
刘伯温看到了外面士兵冻得瑟瑟发抖,可是那些将军穿着貂皮大衣,躲在那帐篷里手里拿着酒杯,正在看那纷纷扬扬的大雪。结尾与前两句形成鲜明的反差,主要还是突出那种深刻的讽刺意味,所以这首诗看上去好像很普通,可是只要多读几遍就会发现,每一句都值得玩味。刘伯温带过兵懂得体恤下属,可是对于别的将军来说,或许没有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