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珞珈山下共论“记忆的跨文化流动与数字时代的记忆建构”
会议以“记忆的跨文化流动与数字时代的记忆建构”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丹麦、美国、中国香港以及中国内地的众多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时代跨文化记忆的生成与流动,以及全球记忆的建构与认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践行文明交流互鉴提供跨文化记忆角度的思考与借鉴。跨文化记忆指在文化记忆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记忆者、...
纪录片建构国家认同的特征和路径
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借助集体记忆,特别是共同的传统以及共同的历史和遗产知识,我们可以保持集体身份的凝聚力。集体记忆是国家获得受众认同的重要记忆根基。作为一种非虚构影片,纪录片与电视剧、电影不同,不能对剧...
陶东风:代沟的产生源于代际记忆的断裂
所以,以曼海姆和米德的理论为基础,我对“代”做了这样的界定:特定的社会群体由于年龄相近,更由于处于相同或相似的社会位置,经历了相同或相似的重大社会历史事件或社会文化潮流,因此具有了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经验、集体记忆,并且在行为习惯、思维模式、情感结构、人生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等方面表现出共同或相似的倾向。
基于文化认同的河南大运河记忆场所保护活化路径
一、记忆场所:理论与认知记忆场所(MemoryPlace),指保留和繁衍集体记忆的地方,由于人们的意愿或者时间的洗礼而变成一个群体记忆遗产中代表性的场所。记忆场所是时间层面的“记忆”和空间层面的“场所”之有机结合。1978年,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PierreNora)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他在研究中发现,历史遗留下的空间...
准社会交往理论下政务短视频优化的影响因素及策略
其二是用户的集体记忆。大众媒体时代,集体记忆往往是由媒介建构的。如今,在技术深度嵌入的短视频平台,集体记忆开始交还大众“书写”。潜伏的深层次集体记忆在用户进入平台后会不断地被平台、博主、舆论所共同唤醒与建构,“营造共有知觉”后会影响作为行动者的用户与平台的关系,以“回音”的形式影响着用户与平台...
廖家湾村“红色之旅”:记“口述史与集体记忆”采访小分队实践活动
社会学家周晓虹认为:每一叙事的个体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之中,或者说盘根错节的社会结构总是镶嵌于个体的生命历程之中,以致口述历史或通过口述历史呈现的个体记忆就不会是单纯的个人经验的简单累加,经由哈布瓦赫所说的“社会建构”过程(Halbwachs,1992),口述历史成为集体记忆最为重要的表征形式(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文化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
依靠集体记忆,群体成员的思维意识被串联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连续时间结构中,从而建构了群体成员共同的文化身份认同。由此,“集体记忆是一个创生、建构、发展、变化、维护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体和集体在此来认知、评价、共鸣、认同的过程,形成群体认同感的个体会在认知、评价、态度、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发生着与群体发展基本...
马来西亚华人华侨谱牒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研究
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在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的基础上将集体记忆分为交往记忆与文化记忆。交往记忆指的是一个集体的成员通过日常接触和交流建立起来的记忆,交往记忆的承载者是个体,其存在和延续的手段是口传。[3]这种记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代际记忆,它存在于日常互动和交往之中,会在集体成员的交流和接触中产生,但也...
某明星多年前“代孕”言论上热搜,媒介记忆永远不会消失?
媒介记忆理论是指媒介通过对日常信息的采集、理解、编辑、存贮、提取和传播,形成一种以媒介为主导的人类一切记忆的平台和核心,并以此影响人类的个体记忆、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卡罗琳·凯奇在其著作《过去的页面:美国杂志的历史与记忆》中提出,她认为媒介记忆是媒介研究与记忆研究的交叉领域,旨...
理论研究 | 从场所到场景:城市更新中的愿景认同与城市设计转型
文章从愿景认同的角度,结合城市更新和城市设计思想的发展历程,从理论内涵与实践影响两方面回溯场所与场景概念的发展,比较了场所与场景理论阐释的两种不同的人地关系,前者强调对集体聚居地的根植性认同,后者强调对群体生活方式的建构性认同。从场所到场景的思维转变,意味着城市空间的塑造正逐渐从关注场地环境本身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