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前与大臣交流需要翻译,入关后随汉化程度提高可直接交谈
皇帝最常用的方式是“常日视事”,在养心殿或乾清宫或弘德殿召见大臣奏事,这种方式才是皇帝的日常办公的一部分。至于清朝的皇帝召见大臣的时候有没有翻译,这得分两个时期来看。入关前,不管是皇帝、王公、大臣肯定是以说满语为主的,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粗通汉语,在正式场合还是需要翻译的。清太祖努尔哈赤...
英媒爆料:塔利班逼近喀布尔时,英外交大臣因享受假期耽误了大事
英媒爆料:塔利班逼近喀布尔时,英外交大臣因享受假期耽误了大事环球网报道英国《每日邮报》18日爆料称:在塔利班向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逼近时,英国外交部门的高级官员曾建议,外交大臣拉布应与阿富汗外长阿特马尔通电话,营救曾为英国军方工作的翻译人员。不过,这个通话最终没有发生,因为正在度假的拉布“太忙”了,以至于官员...
杨夏鸣:“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怀念张纯如
1938年1月17日,日本外务大臣广田弘毅在东京将下列电报内容转发给华盛顿特区的日本大使馆,美国情报人员截获并破译了该电文,在1938年2月1日翻译成英文:自数日前返回上海以来,我调查了日本军队在南京及其他地方所犯暴行的报告。可靠目击者的口头描述及个人(他们的可信性是毋庸置疑的)的信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这些...
启心郎的满汉翻译只是兼职,监督规谏、献言献策均为其职责
至嘉庆年间,昭梿认为:“国初,满大臣不解汉语,故每部置启心郎一员,以通晓国语之汉员为之,职正三品。每遇议事,座其中参预之。”昭梿的《啸亭杂录》以其内容的可靠性著称于世,但这里的记载已出现错误,这说明清中期以后,启心郎已经不被时人所了解。启心郎的设置及满汉差异崇祯四年(1631年)七月,皇太极在设立六部...
杨夏鸣:“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更加可贵的是在“广田电报”的使用上,更加显示了张纯如实事求是的态度。1938年1月17日,日本外务大臣广田弘毅在东京将下列电报内容转发给华盛顿特区的日本大使馆,美国情报人员截获并破译了该电文,在1938年2月1日翻译成英文:自数日前返回上海以来,我调查了日本军队在南京及其他地方所犯暴行的报告。可靠目击者的口头描...
日本人常说的“八嘎呀路”,翻译为中文到底啥意思?其实是两个词
但说实话,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日语单词“BagayaRoad”在许多抗日情节中,日本士兵经常骂中国人为“巴嘎亚鲁”,翻译过来就是“混蛋”(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那么“马鹿”一词从何而来呢?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寓言很符合这个意思。相传秦朝末年,权臣赵高想要夺取权力、夺取皇位,于是发动政变来考验大臣们的忠诚度。
郭沫若想让溥仪当满语翻译助理,溥仪回答让他很尴尬:我不会满语
在溥仪的率先垂范下,小朝廷中除了几位坚守传统的中国师傅和内务府大臣外,其余众人皆纷纷效仿,将代表满清统治的长辫子剪去,以示时代的变迁与自我的革新。经过庄士敦的悉心引导,溥仪的视野得以大幅拓展。他不仅积极吸纳西方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更是郑重其事地宣布,英文将成为这个小朝廷的第二种官方语言,以此展现其...
古代没普通话,皇帝上朝时和各地的大臣交流,能互相听得懂吗?
当然如果有时候有外国的人来朝拜,皇帝如果真的听不懂或者是不熟悉,自然也会有翻译去亲自为皇帝翻译,但这种现象并不常见。在秦汉时期,就有“官员代奏”的说法,当有大臣需要上奏的时候,一般不是当面上奏,而是礼部的一些官员进行代奏。不过也有皇帝是全能的,比如康熙皇帝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精通高达13种语言,不论...
正珠尔扎布:我的半生回忆——二、伪满时期14年
他在伪满任职时,我常给他当翻译,接触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写关于他的事,却没有什么可写的,因为他是纯粹傀儡,没有什么可以特笔大书的地方。他任兴安总署长官、蒙政部大臣时,次长是依田四郎(侵占锦州时的旅团长,退伍后组织“善邻协会”)。次长需要与大臣商量或者需要裁可(批)文件时,他没有一次提出过...
港式译名,只有看懂了才会感叹汉语的神奇
和碧咸一样妙的翻译还有其他,例如伦敦的GatwickAirport普通话会译为盖特威克机场,但粤语翻译则“吉域机场”,其粤语发音与英语发音就几乎是一样的。再如粤语中直接吸收的一些外来词,如lift(升降机)就写作粤语字“??”,读音为“lip”。03普通话与粤语发音不同只是其中一点。而事实上,在翻译规则上内地和香港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