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安全思想与启示
直至今日,“以德治国”依然是重要的治国方针之一,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也依然是当代干部的选拔标准。可见,为政以德始终是中华政治传统的核心理念。(四)法为治基在中国治理传统中,不但非常重视德治教化,同时也非常重视法的建设。所以,可以说中国同样是有法治传统的国家。法治基础的构建,也是中华传统国家安全思...
道家无为思想为何会成为汉初的治国方针?择养精蓄锐,稳社稷根基
以柔克刚就形象生动地概括了道家的修身养性原则。而在治理国家方面则强调无为,告诫统治者要尊重客观规律,要爱戴自己的百姓。不能因为自己一时的兴趣或冲动,就大量的新修土木工程,甚至发动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总之统治者少作为,百姓反而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去进行农业生产。这样国家的强盛就在无形之中达到了。汉初...
儒家不愚民,道家不玄妙,法家不公平,诸子学说其实是治国方略
比如说道家里面经常提到的“圣人”,虽然不是指儒家的圣人,但却指的是上古时期的贤明君主,认为他们治理国家的方法是“与天地合其德”,即顺其自然。道家尤为反对儒家的观念,认为他们这种积极干预的方式有违事物发展规律。就像其所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我们今天把它理解为一...
治国齐家需积极有为,无为而治的道家,为何是拯救当代人的良药?
道家思想的“无为之治”讲求“合适”的“自然而为”,一方面反对“毫无作为”,一方面也反对“强作妄为”。而这种“无为之治”中对度的把握精神,恰恰是现代社会,无论是治国方面,还是齐家方面,都十分珍贵的精神。3、儒家也好,道家也罢,先哲的智慧确有比“现代人”高明太多的地方最后,颜小二还是想说,有人以儒家...
“阴阳家”和“道家”有什么区别?两者在治国的倾向性上有分歧
道家的治国思想主要是“无为”,是和儒家、法家等相对立的一种方法。道家的阴阳观念和阴阳家不同,它更注重事物在对立中存在的辩证,有高才有低,有上才有下,所以因为将“德”作为推崇的品质,那么一定是因为有“失德”的现象存在。所以,道家的阴阳观念很多时候并不是用来支持自身理论的,而是用这样的论证方式来证...
道家老子所提倡的治国和养生原则和方式
才能靠近道,才能和圣人治国相结合(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我们也可认为此处的“啬”意为节俭,因为老子非常注重“做”德,这也是道家固有的思想特性。对于后世养生家而言,“商”意为保养精气。他们认为生活中的色、音、味都会消耗身体中的精气.因而主张节欲。气功学家更是将“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作为练功及养生的格言。
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源于道家?
这个由内而外的架构,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将个人道德修养和治国平天下统一了起来,一向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并被视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的途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为内圣之业;“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为外王之业。“内圣外王”的统一,历来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有意思的是,“...
安徽商报|《淮南子》为何被认为是十万种文献中最难读的一部?
《淮南子》倡扬“安民”“利民”“富民”的政策,把“民本”思想落到实处,这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另外,书中还有独树一帜的法治思想,与法家的严刑峻法,秦朝的“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有着根本不同。它认为,法律来源于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和社会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无为而治”治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依法治国这五年
依法执政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方针,也是依规治党的总方略,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导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论断,...
道家思想(道法自然,无为自然)
古代历代帝王一直极为重视道家,凡是以道家思想治国都会兴盛强大。现代人说到道家以为就是清心静气、自然无为或中医养生的表面印象,真正的道家远比这些表面印象更为博大玄奥。道家:综罗百代,广博精微。言其悠远、海纳,赞其丰广、细腻。中国文化中,最飘逸清扬智达慧睿的就是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