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英雄vs奸佞小人,郑庄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春秋时期,郑庄公以其卓越的影响力脱颖而出,成为《左传》中首位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政治领袖。在位42年的他,凭借非凡的政治智慧,引领郑国这个新封的小国在春秋初期的政治舞台上迅速崛起,成就了“小霸”的辉煌。郑庄公,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其政治生涯可谓辉煌。在内政上,他一登王位便不...
游学四孟 | 第一章②:孔子序“十翼”作《春秋》
在《春秋》一书中,记载弑君事件三十六起,被灭亡的国家五十二个,诸侯出奔逃亡不能保其国家的数不胜数。考察其变乱败亡的原因,都是丢掉了作为立国立身根本的春秋大义。”程教授说:“司马迁也告诫后人,《易》中讲‘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臣弑君,子弑父,并非一朝一夕的缘故,其发展渐进已是很久了。’做国君的...
先秦古国谭国,是如何起源?这个小国在春秋时期经历了什么?
对谭国的起源与地望、春秋时期谭国的灭亡与复国以及谭大夫所作的诗经·大东等问题进行重新审视,进一步揭示谭国历史文化面貌,有助于我们了解先秦谭国的历史特点,加深对谭国史、先秦史以及济南区域史的理解。谭国的国名经历了几次演变,今在全国各地发现的覃氏家族青铜器或为春秋时期谭人先祖所作,为研究谭人源流的重要...
春秋笔法到底是什么意思?从《左传》到《红楼梦》为何都用这种写法?
孔子写的《春秋》讲这件事原文是在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春秋原文要按现在的大白话翻译就是,夏天在五月份,郑伯把一个叫段的人在鄢这个地方给搞定了。然后左丘明解释,“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翻译成大白话就是,郑庄公没有尽到做...
【善国春秋】小邾国考
据万历十三年《滕县志》载:“倪甲小邾穆公之庶子也,仕宋为大夫。”向华之乱后奔郑国。《左传》云“郳甲出奔郑”。其胄孙便以桑梓地“郳”为氏,此即“郳”氏之始。《通志·氏族略》曰:“郳即小邾国,以居郳城,故又称郳国,子孙以国为氏。”福建富湾倪氏族谱云:“先其受姓为邾公子封郳为倪,故为...
春秋“九州”观演变与中国早期国土称谓
《国语·晋语一》曰:“太子出奔申,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韦昭注:“申,姜姓之国,平王母家也。”西周末,周宣王为防止南方楚国向北扩张,于是在今河南南阳地区分封建国,指派自己的舅舅申伯去营建城邑。《诗·大雅·崧高》详细记载了这段事迹:“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戎。王命召伯,定申伯...
揭秘2次弭兵之盟:堪称春秋版“乌克兰”,晋楚争霸,郑国有多惨?
综观春秋时期的争霸,一个国家要想长期称霸,必须要有雄厚的实力作后盾,而实力主要来自辽阔的疆土、发达的经济、济济的人才,先后称霸中原的齐、晋、楚、秦均是如此。晃福林先生说:“在霸权迭兴的时代,中小国家的许多诸侯尽管对霸主之称企羡不已,但却未能登上霸主宝座。这种情况的决定性因素不在于诸侯的个人才能...
奈何吴王寿梦的四个儿子不愿继承王位,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
《史记》载:“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不管是吴国的摄政之王,还是吴国的百姓们,都希望季扎能够继承大统,可是这位季先生固执己见,甚至以出奔的方式断然拒绝国君之位。战场之杀吴王诸樊在位期间,继承寿梦之命,多年与楚国为战。但是在诸樊的心中仍然没有...
成语里的山东元素|山东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比喻不要忘本的成语“勿忘在莒”出自齐桓公。齐桓公是齐国第十六位国君,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拥有雄才大略,年轻时被称为“公子小白”,曾经流亡莒国。《吕氏春秋·直谏》中记载管仲所言:“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齐桓公文治武功卓著,孔子称赞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除此之外,齐桓公还留下了“一箭之...
曹大志:周原与镐京——关于西周王朝的都城
童书业先生《春秋史》指出:“宗周者,表周室为天下之宗主也。”周原在先周、西周时期的地名都是“周”,是周王长期居住、施政的地方(参后文),有周王室的大量宗庙、宫殿(周地的宫室名称在金文中最为丰富),称为“宗周”其实是很合适的。有一种看法认为西周“祖文王、宗武王”,因此武王营建的镐京才能称宗周;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