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诗词游庐山|苏轼的庐山诗意与哲学
《题西林壁》作者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诗是苏轼被贬路过九江时,与友人游览庐山有感而发所写就的,不仅是苏轼对庐山景色的赞歌,更蕴含着深刻的哲思。短短几行诗句,就将庐山风景的形态万千、变化莫测描绘得淋漓尽致。“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观察事物...
苏轼看破人生的一首诗,竟是这首28字的绝笔诗,读来满满的智慧与哲思
其中《题西林壁》,是他与西林寺长老同游庐山西林寺时写下的,西林寺又称乾明寺,位于庐山七岭之西,可以说,这首诗是苏轼赞咏庐山的众多诗篇中最为出彩的一首。苏轼一反歌咏山水的固定套路——简单摄取一个侧面或几个镜头,再去具体地描述庐山富有特征的景象,而是以大开大合的手笔,概括地抒写游览庐山的初体验和初...
苏轼创造了42个成语,知道5个,你就是苏轼的铁杆粉丝
解释庐山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出处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5.坚韧不拔解释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坚强不屈。出处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苏轼20句禅意诗句,独具慧眼洞察人间万象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我之所以无法识得庐山的真实面貌,只因身处在庐山之中。苏轼在《题西林壁》中通过这一富有哲理的诗句,揭示了观察事物受自身局限影响的道理,警示人们跳出自我框架才能更全面客观地认识世界。20.心如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分享我最喜欢的43句诗词,漫无边际的,只管悄悄影响我们的生活
——宋·苏轼《题西林壁》之所以难以看清庐山的全貌,是因为身在其中,被周围的景象所局限。跳出自我,才能以更广阔的视角审视问题,领悟生命的真谛。3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若想将远方的景色尽收眼底,就要不断攀登,站得更高。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永不止步,方能不断超越,看到...
《雪山大地》:书写牧区巨变的抒情史诗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性格鲜明,形象丰满,一些边缘人物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题西林壁》)(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徐贵祥专门撰文,认为幼年丧母饱受聋哑折磨的小才让是小说的“核心人物”。他认为在小说的后半部分“这个人物被多声部复调淹没了”,但从描写小才让的文字中,“读者不仅...
【晚安??九江】琵琶亭之约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你看,无论苏东坡的《石钟山记》《题西林壁》还是陶渊明《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无论周敦颐的《爱莲说》还是白居易的《琵琶行》,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描景状物的文字,而更多是借景明理托物言志、饱含思想沉淀和情感融入的不朽篇章。他们把这笔珍贵而厚重的文化财富遗存九江,犹如上天把物华天宝赠与这座城市一样,...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00首,附诗词解释与赏析(三)建议收藏
——宋·苏轼《题西林壁》从正面看,山岭连绵:从侧面看,奇峰陡峭。随着远、近、高、低视角的转换.山的形态也各不相同。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己置身在这深深的山里。此诗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游庐山时在西林寺的题壁诗,是一首咏赞庐山景色的短诗。前两句写景:庐山峰峦重叠、千姿百态,...
90句,唐宋八大家传世金句,品鉴古人智慧瑰宝,汲取千载不朽才思
5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貌,是因为自己正身处庐山之中,寓意旁观者清,当局者迷。58.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山势越高,映衬得月亮看起来越小;随着水位下降,河床中的石头就会露出水面,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
10大经典宋诗排行榜,苏轼的《题西林壁》仅列第四,前三都是极品
第4名北宋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一首很经典的哲理诗,寓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苏轼善于思考,登山时想到这一层道理,就用形象生动的诗句表达出来,富有哲理和诗意,景、理、趣俱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个比喻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