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工繁殖首次成功! 2000尾中华鲟幼鱼健康成长
上海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于2021年开始启动中华鲟人工繁殖技术攻关,此前湖北、四川、湖南、江西等地都曾成功实现中华鲟人工繁殖。
检测首次未见长江野生中华鲟产卵迹象 或将灭绝
1983年,科研人员从中华鲟体内取出鱼卵成功繁殖中华鲟;2012年,他们通过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培育出“子二代”,意味着人类可以在实验室保存中华鲟的物种;然而,2013年,在复杂诱因下,长江的温度、泥沙、流速发生改变,中华鲟中止产卵,曾被寄予众望的人工增殖放流也不给力。人类科技表现出少有的乏力。如今,科研机构正试图模拟...
全人工繁殖中华鲟如何适应自然环境?
2023年9月至10月,三峡集团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分三批次对成熟的中华鲟亲鱼进行繁殖,共繁殖中华鲟鱼苗120万尾,培育成放流规格苗有50余万尾,繁殖数量创40年来新高。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是中国首个因大型水利工程兴建而设立的珍稀鱼类科研机构,也是这些中华鲟宝宝的“产房”和“幼儿园”。
中华鲟、长江鲟有何不同?长江鲟的“产房”什么样?一文了解→
繁殖期间,成熟中华鲟在7月至8月从长江口溯江而上,一路跋涉于次年10月至11月,到达长江上游的产卵场繁殖。繁育孵化后的小中华鲟,又会沿着洄游路线,沿江而下到长江口,在第二年4月至5月入海。体形上,两种鱼也有区别,长江鲟体形较小,成年长江鲟体长为1-1.5米;中华鲟体形较大,成年中华鲟体长可达4米。同饮...
鲟鱼专家危起伟:中华鲟自然繁殖已中断7年,预计2036年恢复
中华鲟的繁殖不是一种个体行为,而是一种群体行为,要有足够多的种群数量才能完成繁殖。中华鲟的视力很差,在水里主要靠嗅觉找到同伴,当所处的空间足够大时,需要足够多群体才能保证繁殖概率。比如在1000米江段有10条鱼,平均下来就是每100米有1条鱼;如果有100条鱼,那就是每10米有1条鱼,它们相遇的机会就变大...
中华鲟的回家路背后,是油库人的离家路
放流中华鲟到长江生机:1800尾中华鲟跃入长江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长江珍稀水生生物中最重要代表之一,距今已有2.4亿年历史,被称作“水中大熊猫”(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由于还没有可靠的资源保护和自然繁殖恢复途径,目前开展全人工繁殖、构建人工种群、加大增殖放流力度,是恢复中华鲟自然繁殖的重要保护措施。
这是一场保护与灭绝的赛跑 500多尾“水中活化石”中华鲟在洞头...
中华鲟属洄游性鱼类,它一生从淡水产卵场开始,经历鱼苗孵化、藏匿、边滩浅水区索饵、到河口转化,小鱼游至海中索饵生长。十几年后,即将性成熟的中华鲟找到长江口,在夏天溯江而上,到达上游产卵场越冬并根据水情来回迁移。第二年秋天亲鱼再次进入产卵场进行自然繁殖,结束后顺流而下回到大海。整个淡、海水生活史履历比例...
30年放生700万尾,中华鲟何以仍濒危?惊人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什么
中华鲟的肉和鱼翅都是高端食材,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着巨大的需求。由于过度捕捞和非法盗猎,中华鲟的数量快速减少。许多捕捞者使用不合法的网具和等方法,给中华鲟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同时,由于中华鲟在繁殖季节会上游迁徙,容易被捕捞者捕获。过度捕捞导致了中华鲟种群的衰退,使其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的“水中大熊猫”跃入长江安家 中国石化在宜昌放流1800尾中华鲟
中华鲟跃入长江中华鲟放流现场通讯员供图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张盼通讯员熊海龚华林万家凝)4月24日上午9时许,晴空万里,江水碧清,1800尾中华鲟从宜昌市滨江公园灯塔广场的放流槽争相而下,跃入长江安家。本次放流的中华鲟由中国石化湖北石油分公司捐资,共有人工养殖的子二代中华鲟1800尾,其中70厘米...
拥有全国半数以上的子一代中华鲟 荆州成“中华鲟宝宝”摇篮
作为中华鲟保护重镇,荆州拥有全国最多的子一代中华鲟种群。当地成立专门保护机构,建设长久性保护基地,持续开展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形成了从央企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企事业单位的立体保护体系。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一批8家“中华鲟种源保护繁育基地”,荆州市中华鲟保护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