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进行中国哲学研究? | 蔡志栋
在文章《论性》(1904年)、《释理》(1904年)、《原命》(1906年)中,他借用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常见的核心概念“性”“理”“命”,作出了新解。他认为,“欲论人性者,非驰于空想之域,势不得不从经验上推论之。夫经验上之所谓性,固非性之本”。他并没有否定从经验的角度讨论人性之...
纪念康德诞辰300周年:唤醒哲学中的公开精神
将“公共性/公开性”视为康德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并非阿伦特个人的洞见,而是西方思想界研究康德政治哲学大部分学者的潜在共识,只不过她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对之进行了重述。与其他人将目光聚焦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与其政治哲学的内在关系不同,阿伦特着重《判断力批判》中康德美学思想的政治内涵与现代意义。她的有关问题意识主...
哲学的三种境界
“哲学”的“概念”是“自由的概念”,哲学作为科学知识体系,需要“自由的逻辑”。在日常经验里,“自由”好像与“逻辑”不相容,“自由”为“非必然”、“非逻辑”;但是在哲学里,“自由”必定是“逻辑”,“逻辑”也必定是“自由”,因而是“自由”的“必然”,“必然”的“自由”;相比起日常经验来说,是更高...
第二届人大德国古典哲学高端论坛在京举行
在大会的第一分会场上,张志伟作了题为“康德自律思想的时代意义——纪念康德诞辰300周年”的报告,他指出康德的自由(自律)概念在康德批判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康德想要建立的是道德法则的定言命令的形式条件,而不是具体的道德行为规范。在这个意义上,张志伟提出,当代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康德的自律思想启示我们去构建一种全球...
教育是要真正树立人性——简谈李泽厚教育哲学
“立美”教育这一学术概念,李泽厚和赵宋光先生几乎同时提出,时间在1981年前后,在写于1981年的《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中,李泽厚阐述人类主体性由来及其对教育学的意义,指出“人的理性正是这种内化了的形式结构。在这个形式建构的物质(实践)和符合(理性)的两种活动中,都有美学的方面(立美)。所谓人的智力结构中...
徐向东评《康德与现代政治哲学》|政治哲学与形而上学
《康德与现代政治哲学》旨在确立两个核心论点:第一,康德的法权学说是植根于康德的形而上学之中,比如在如下意义上:我们不可能充分地理解康德对财产权和世界主义的思考,除非我们已经把握了其形而上学基础;第二,康德的法权学说与当代的政治关切具有重要联系(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在弗利克舒看来,尽管罗尔斯和哈贝马斯都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了康德...
康德诞辰300周年|保罗·盖耶:我是如何被康德哲学吸引的
康德(1724.4.22-1804.2.12)是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十八世纪德国哲学的面貌;更重要的是,他为世界哲学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日本学者安倍能成曾说,康德哲学是蓄水池,之前的哲学都流向他,后来的哲学又从他这里流出。我国著名的康德学者郑昕也留下了一句广为流传的格言:“超过康德,可能有新...
李公明︱一周书记:王国维“境界”论中的……康德哲学与多重愿景
李泽厚先生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人民出版社,1979年3月)一纸风行,作者以对康德哲学的评述与批判阐释把“文革”后的时代脉搏与启蒙理性连接起来,把我们刚开始热议的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与康德的启蒙思想连接起来,把我们刚刚开始念叨的“人”的复苏与“主体性”概念连接起来。那时真可以说是...
康德诞辰300周年|关子尹:康德哲学的训练让我一生受用
康德哲学的概念技术和系统论述具有足够的深度和高度能够帮助人们建立起哲学修养。康德哲学在议题涉足方面虽然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人类的主要关注,但康德并不希望人们只做一个技术上的“智匠”(Philodox),而是要做一个“哲学家”(Philosoph),一个“哲学家”不可以抽离世界而只驻足于概念世界,而需要回到现实世界...
康德诞辰300周年|康德与现代政治哲学
不出所料,自由的观念是康德政治哲学的核心。这并不奇怪,不仅因为康德是一位启蒙思想家,对他来说,人类自由的观念构成了其整个批判哲学的“基石”,而且因为自由的观念在当前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对康德的接受中得到了特别强调。在被忽视多年后,康德现在加入了自由主义传统其他伟大思想家的行列,甚至超过了这些思想家,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