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东亚”,我们在谈论什么?
封建时代,朝鲜和中原的关系,是典型的东亚宗藩关系,无法用主权概念描述,朝鲜既不“独立”,也非附庸;其内政全然自主,但在礼制制度中又属于藩国的地位。此后,李氏朝鲜曾认为自己是接续礼乐制度的“小中华”——早在明朝后期,出使北京的朝鲜使臣,就已经屡次表达对明朝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鄙夷;明清易代,朝鲜更是表达对...
周朝的礼乐制度到底是什么?为啥通过音乐能够实现对社会的治理?
“礼”其实就是规矩、规则,类似于今天的法律制度;“乐”则是舆论工具,以音乐、艺术的方式向社会传递规则,影响人们的思维,促使人们按照“礼”来办事。这就是《礼记》中说的所谓:“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的意思。礼乐,本质是一种维护统治的方式。古文记载“商人尚鬼”,根据目前发掘的史料来看...
畅谈音乐与人生 | 王岳川受邀在中国音乐学院进行学术演讲
一般认为,“东方”系取“Orient”这一词的原意,它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指的是地中海以东的地区,尤其是亚洲地区,与“西方”(Occident)相对。被称为“东方”的广大地区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都产生在这片土地上,所培育创造的灿烂音乐文化对本土和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都产生不可忽略的重大影响。我同意这...
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荀子讲礼,儒家提倡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有意思的是,西周的这种封建制度同时也是一种宗法制度,虽然有异姓诸侯的存在,但是却是极少的,一般来讲,所分封的诸侯王都与周天子有着真正的血缘关系,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在理论上是父子,在实际上也极可能就是父子。当然,就算不是真正的父子也没什么关系,因为在宗法制度之外,还有一套配套的礼乐制度,礼乐制度讲...
陶寺的“制度文明”是怎样形成的
40多年来,学者们通过深入研究陶寺遗址发现的都城城址、宫殿区、观象台遗迹、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区等,体现出陶寺独特的都城制度、宫室制度、礼制建筑制度、礼乐制度等,包括何努在内的多位学者认为,陶寺的制度文明奠定了后世中国历代王朝的制度建设基础,并形成了制度文明传承的稳定基因。
从地域到文化,古人是如何定义和区分“华夏”与“蛮夷”的?
那时候的人们,一提起‘华夏’,脑子里蹦出来的画面就是礼仪之邦,衣冠楚楚的君子,还有那套讲究的礼乐制度(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用现代的话说,‘华夏’就是当时的‘文化高地’,代表着文明、秩序和先进。简单点理解,就像是班上的学霸,不仅成绩好,还品学兼优,自然就成了其他同学羡慕的对象。
这些基因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得以生存、发展的内在原因,也是能够迎接...
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礼义之邦的奠基时期,特别是周公的制礼作乐,将国家制度、社会生活、文明形态的礼乐制度统一起来。不否定人生必有的“情”“欲”,但是将其限制在合理性(家国秩序)的“礼义”之中,使中国成为了发达的礼义之邦。其四,仁爱。礼义文化以维护家国秩序为目的,故而强调社会身份的差别,为了超越礼义...
陈来:浙学的观念变化过程就是一个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的过程
祖望谨案:永嘉之学统远矣,其以程门袁氏之传为别派者,自艮斋薛文宪公始。艮斋之父,学于武夷,而艮斋又自成一家,亦人门之盛也。其学主礼乐制度,以求见之事功。(《宋元学案》卷五十二)”按照全祖望的看法,永嘉之学的学统可远溯及二程,袁道洁曾问学于二程,又授其学于薛季宣,而从薛氏开始,向礼乐兵农方...
吴布言:法治的本质是神的自然法治理
儒家学说的根基是以亲亲尊尊为原则以血缘为限度的世袭等级礼乐制度,其核心是孝顺观念。移孝作忠,儒家无产文人用这种观念服务于统治阶级,儒学成为权力的奴婢和爪牙。所以儒生的工作重心就是围绕礼乐制度设定的行为规范做出具有主观感性审美的孝顺姿态和价值判断。让礼乐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麻痹和禁锢人民的心身。为了...
歌诗表演的奥妙
可见,远古以来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歌以祭祀、交流的风俗习惯、惯例,融合周代礼乐制度中对乐的规定,导致了社会对“歌以交流”的认同。这种认同,使人们有了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歌表达自己情感的意愿,有了以歌与他人进行交流的知识储备和范式。所以,在一定的情景中,人们便自然而然地将歌唱当作了一种交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