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探寻副刊融合转型之道!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2024年会暨文化...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总编辑、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丁以绣代表研究会做2024年研究会工作报告。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做了工作业务交流。????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原副社长刘裕国:刘裕国作了题为《新闻的内核文学的表达》的分享。他结合自身多年的写作实践指出,副刊作品不是新闻的附庸,更不是新闻的加长版,...
首届“李劼人·锦水文学奖”|邱沛篁:《锦水》是中国报纸副刊发展...
首届“李劼人·锦水文学奖”|邱沛篁:《锦水》是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的缩影和典范首届“李劼人·锦水文学奖”的设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该奖项也引起了中国传播学会原副会长邱沛篁教授的关注。在川、渝新闻界,邱沛篁教授被誉为四川新闻教育领域的“三朝元老”“新闻教育的永动机”,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今日...
孙德宏:全媒体时代报纸副刊的“出彩”“出圈”之路
报纸新闻版以提供“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信息)为主要任务,这较接近“物质需求”;报纸副刊则提供以文艺作品为主的产品,用以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既然新媒体也能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而且极其方便阅读,那么,不那么方便阅读的报纸副刊还会必然存在吗?这确实是一个副刊人时常纠结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与数十...
羊城晚报“花地”:从“二维”报纸副刊到“三维”融媒传播
已经从编发文学作品的报纸副刊平台,壮大为兼具传播策划、文化智库、活动组织等多效能的融媒体综合平台,平台功能从“追名家”升级为“聚名家”、从“跟热点”升级为“造热点”,身份角色更是实现了从文化事件的报道者到文化建设的参与者的转变。
报纸副刊,还要办吗?
中国报纸副刊始于1897年上海的《字林沪报》创办的《消闲报》,随着时代的发展,副刊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演变,从最初的消遣娱乐,到后来成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报纸副刊迎来大变革,许多副刊复刻《新青年》的主要形式,成为传播新思想、倡导文学革命的重要阵地,如著名的四大副刊《晨报副镌...
全省报纸副刊评选 晋江经济报6件作品获奖
晋江新闻网3月11日讯昨日,2023年度福建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初评暨福建省报纸副刊作品年赛在南平建阳区举行,晋江经济报选送的6件作品获奖(www.e993.com)2024年11月1日。这6件作品中,特写《“蔡爸爸”和他的274个孩子》(作者:张惠阳沈茜陈海勇)荣获一等奖,并被送评福建新闻奖;报告文学《为了一江清水向东流——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探访记》(...
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转型之路:从纸端到公号、视频号、线下活动
新民晚报是一张拥有95年悠久历史的报纸,副刊“夜光杯”始创于1946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副刊,至今已走过78年的历程。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就首发于新民晚报,由当时的副刊编辑吴祖光编发。一个老品牌,如何在融媒体时代跟上节奏、焕发新活力?这是我们一直努力思考与追求的。
副刊作家本雅明
副刊是报纸在新闻消息之外打开的一个文学和文化空间,其版面编排的最大特点就是位于报纸页面的“分隔线之下”,依附并对立于报纸的新闻功能。从其诞生到今天,这条分隔线之下都“集合了相互之间最异质的内容”,以至于给它一个定义非常困难,因为“Feuilleton”一词本身并不描述一种新的体裁或内容,而只意味着一种版面格式...
副刊虽小,发挥的作用可以很大 ——“文人墨客”共话副刊
副刊是一份报纸最为柔软的部分。好的报纸副刊,对一个地方的文化,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不知不觉之中,是可以完成对一个作者的形塑作用的。记得二十多年前,刚刚毕业分配到农村学校,我已经是《苍南报》副刊的忠实作者。那个时候属于创作的癫狂时期,凡有所思所得,即形成千字文投给《苍南报》,不久就可看到自己...
这份仅出版半年的报纸功不可没!75年前,《解放日报》与它有段渊源
1948年9月新民主报副刊全体编辑合影。济南日报报史馆供图原华东新闻干部学校学生、后成为大众日报社高级编辑的曲志敏,曾给济南日报捐赠过几件旧物。其中有一张贴着剪报的纸,背面是一张“对新民主报的意见”表格,上有“应增加的”“应删减的”“编排方面的”“文字方面的”等列表……报纸对读者意见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