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史略》“抄袭”案中的鲁迅与顾颉刚
如果因“抄袭”传言对顾“恨之刺骨”,那么,“抄袭”案发于二人赴厦门前一年,陈西滢暗指《中国小说史略》“整大本剽窃”的《闲话》发表于1925年11月21日,鲁迅到厦门是1926年9月3日,他早就得知林语堂为厦大聘请了顾颉刚,那么,他是可以阻止林聘请顾的,但是并没有;而在中山大学则是,听傅斯年说及顾颉刚可来任教,...
江南名士|守土与留洋:顾颉刚与傅斯年的交往
由于数代单传,顾颉刚就成了全家的心肝宝贝,对他寄予厚望。顾颉刚的父亲顾子虬是一位大才子,被保送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然因家境贫寒无力承担学费,不得已辍学,任小学教员来养家糊口。顾颉刚出生后,其父一直在外奔波以谋生计,祖父顾廉军就承担起了教育顾颉刚的重任。顾廉军是一名秀才,以游幕为业,足迹遍及大江南...
我的父亲顾颉刚|北京求学
从此,他们对于胡氏非常信服,都成为其入门弟子;而胡氏后来也多次说过,他初进北大做教授的时候,常常提心吊胆,加倍用功,因为他发现不少学生的学问比他强,“这一批年轻但是却相当成熟,而对传统学术又颇有训练”的学生即包括“傅斯年、顾颉刚、罗家伦等人”(《胡适口述自传》)。傅斯年那时,蔡校长设立出版部,聘李辛白为...
虞云国:顾颉刚与谭其骧笔下的张家驹
张家驹没有到过上海,但是,在燕京大学教过他的老师如顾颉刚(此次聘请应是他介绍的)、郭绍虞等却都在上海。《张家驹传》说他的“家乡情结很重”,之所以“下定决心全家来到上海,从此开始他在上海的工作生活”,看来顾颉刚的电召作用不可谓不大。张家驹应是7月抵沪,应聘就职的。8月3日,顾颉刚回故乡苏州,“张家驹...
民国清流:大师们的“战国”时代
本书系民国清流大师们的集体传记系列之二。本书沿袭《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的风格,承接第一部的历史阶段(1917年至1927年),呈现出民国十六年至民国十九年(1927年至1930年)文化主战场的“战国”景观。时值国内政局巨变,国共两党合作破裂,政治斗争激烈而严酷。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举起大旗的文化主将们出现严...
顾颉刚:岂一个“才情”了得
依据顾颉刚日记而将他与傅斯年友谊破裂的原因归于性格不同,不始于余序,此前已见于顾氏二女所著年谱和传记(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被余先生认为“大致可信”的顾氏称傅斯年“旨在提高”而自己“注意普及”的解释,出于1973年的大段补记。从解放初开始,就有新一轮基于识字课本的文化普及运动兴起,而到70年代正有工农兵上大学和以工农为老师...
那个非常年代的学人交往:顾颉刚谭其骧笔下的张家驹
9月2日,顾颉刚到四马路会宾楼赴宴,这年他虚年五十九岁,他称“不知何人谬传予今年六十”,“诸人乃为予祝寿”。参与祝寿活动的海上学人除了张家驹,还有孙雨廷(即孙为霆,吴梅弟子)、王育伊(时为上海图书馆筹备委员)、魏建猷、赵泉澄与陈懋恒夫妇(赵、陈同为顾颉刚弟子,次子即海上早期围棋名手赵子云)、杨宽、方...
薛艳伟 | 试析顾颉刚对方志学的认识
于是顾颉刚翻阅了光绪《洮州厅志》名宦部分关于李达的翔实传记,顾颉刚据此写成《李达》一文,梳理了李氏家族定居甘南的历史。另外顾颉刚在《江南通志》中查阅到康熙、雍正年间的江宁织造和苏州织造职官表,从而帮助胡适写作《红楼梦考证》一书来考证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使红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同时,顾颉刚从范成大《吴郡志...
美帝用双标为中国准备了美式套餐,瞄准人性弱点的舆论战与认知战
耐人寻味的是,顾颉刚的私塾弟子黄现璠曾言:“解放前,日本学者,特别是名牌大学如东京、京都、帝大教授,都看不起中国学者,惟对于顾颉刚先生和陈垣先生,则推崇备至。”结合上述分析来看,日本学者为什么会对顾颉刚推崇备至?到底是因为他的学术成就,还是“挖祖宗根基”的立场?我们为什么文化不自信?为什么在这方面...
傅刚:论《左传》的性质
他说:“《左氏春秋》与《铎氏》《虞氏》《吕氏》并列,则非传《春秋》也,故曰《左氏春秋》,旧名也;曰《春秋左氏传》,则刘歆所改也。”以司马迁并提了《左传》与《铎氏微》诸书,便称皆非传《春秋》者。完全不顾司马迁明言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