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聊发少年狂管爷辞职说明会改吟苏东坡的诗
也有人好奇管中闵为什么是引陆游的诗,而不是念苏东坡的?管中闵则反问“我们小时候不是什么都读吗?”只是正好挑到一首自己喜欢的,管爷一时兴起,“我立刻念一段东坡的好不好?”由于坐在前排的都是一些年轻的记者,管爷说“看到你们小孩子”便念了苏轼《江城子》的第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随即拱手向大家告别,...
省情研究所丨为什么有一种粉叫“苏粉” 有一种热叫“东坡热”?
苏东坡热爱生活,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遇,都本性为人、本真示人、本色待人,把颠沛流离的苦难过成诗和远方,从窄径中走出宽途。比如,他是一个琴棋书画诗酒茶俱全的生活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绘画上“石竹”别具一格。如果生活在现在,他一定...
苏轼看破人生的一首诗,竟是这首28字的绝笔诗,读来满满的智慧与哲思
或许是庐山的绮丽风光激发了苏轼的诗情与诗心吧,既然在庐山的第一首诗已经脱口而出,对于以诗文著称于世的苏轼来说,第二首诗也已经成竹于胸,于是,苏轼又脱口吟咏道: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这首诗可以称得上是苏轼当时心态的真实写照,展示了他异常矛盾的内心世界。前两句写初入...
苏东坡说陶渊明的诗,是平淡到极致的绚烂,为什么?
所谓的“曲肖神理,托出毫素,百世之下,如在目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定义的“传神”,曲厘之间尽得万事万物的本真本性,这是诗之大义,也是为诗之人的境界和高妙所在。按潘德舆的观念,《诗三百》之后,能达到这一境界估计只有陶渊明和杜甫,苏东坡都还欠火候。陶渊明笔下,万物皆有情。春种秋收,总是少不了风雨的...
曹旭:读“苏李诗”札记
《文选》所载的七首,是较完整的一组,通常举为“苏李诗”的代表作。“苏李诗”写了什么“苏李诗”主题就是一个“别”字。以《文选》所载七首为例:《骨肉缘枝叶》(旧题苏武诗之一):此诗是一首送别兄弟的诗。首六句以植物意象、以树有连理比兴,枝枝叶叶关情,写兄弟平日情谊;中六句用动物意象比兴...
读苏东坡的5首诗,治好情绪内耗
第一首,如果你觉得人生无常,为未来感到迷茫,那么不妨好好读读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嘉佑六年冬天,苏轼被朝廷催赶着去凤翔府上任。当时的他心中非常失落,因为他原...
专访|艾朗诺:我们不应该只看重苏轼诗词的文学价值
澎湃新闻:您的意思是说焦虑和松弛之间其实形成了一种张力,而且这种张力是苏轼生命当中必然存在的。艾朗诺:另外一种答案是,他那种焦虑是思想方面的一种现象。比如他写某一首诗或某一首词是当天当时——刚好在那天下午三点的情况下,偶然得到的一种心理上的安静、快乐,就马上写下来,记录那一段很短时间的一种...
苏轼与东坡:他们是一个人吗,他们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苏轼诗中的“东坡”指的就是这块地,由于苏轼开垦的荒地正好在黄州东门之外,而且是一块坡地。于是,苏轼便将这块耕作之地命名为“东坡”,他也自号“东坡居士”。苏轼之所以叫苏东坡,并走向精神层面的东坡,与一个地方和一个诗人有关。这个地方就是黄州。
洪涛:1079年,一首诗差点就令苏东坡送命?
王安石在《偶题》中说蟠龙不救苍生,却于山间吐泉。苏、王两首诗并列,苏轼“蛰龙”如果是不敬皇上,那么,王安石笔下的“蟠龙”岂不是在指斥皇上不救苍生?苏轼声称“蛰龙”就是王安石笔下的“蟠龙”这个小故事,只是传说、轶闻之类,其真实性成疑,然而,其中的“(龙的影射)逻辑”颇为危险,足以诛连以龙入诗的人...
终于有一套书,把李白、苏轼这些大诗人讲透了!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李白?那是因为,不管到了几岁,在他的身上,昂扬青春的气息从未离去。谁不想像他一样,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辈子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苏轼,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爱他,因为他是美食家,人生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吃饱;爱他,还因为他是精力旺盛的生活家,把粗糙的生活过成诗歌,还有什么比这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