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列 | 课程美学论纲
所谓课程美学乃是将课程本身视为美的存在,以美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建构课程理论,展开课程的美学实践,进而追寻课程的审美之境,达成合目的性(善)与合规律性(真)的统一,从而成为培育人性的中介(课程立美),成就人生之美(课程成美)。二、课程美学的人性结构课程与人性之间具有“同构性”,课程的结构要依据人性的结构来...
哲学| 从主体到身体:西方美学建构的两个关键环节
在这一意义上,当格诺特·柏梅于1995年尝试一种“新美学”的构想,并将此称作对鲍姆嘉通“关于美学最初构想的再次复兴”时,他当然不是单纯要复兴美学学科建立时的原初意图,而是从身体的现象学解说中看到了建构美学的新契机。鲍姆嘉通关注的重心是作为美学之逻辑基础的感性思维方式,这一点在后来胡塞尔对现象学的创建中...
胡可欣评《美学权力》|封闭之圆与法兰多拉舞曲
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嘉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美学概念,并称其为“感性学”(Aesthetic),将美学奠定为以感官感知美的学科。因此,此处的美学作为术语,并非我们日常语境中单纯对“美”之现象的对象性考察,也同样包括了美学现象发生的规律和审美主体感受与活动的机理,同时容纳了审美与感知的内容。接续前作《美学行...
李泽厚中国美学史研究模式的三大特征 | 韩清玉
如前所述,《美的历程》流传颇广、影响甚巨,但李泽厚更看重稍晚的《华夏美学》:“这可能是由于自己偏爱哲学的缘故。记得当年在刊物上发表《美的历程》各章节时,曾注明它是‘中国美学史’的‘外篇’;而‘内篇’,即《华夏美学》是也。”李泽厚这“内、外篇”的说法颇具意味,也被学界沿用,如刘再复在《李泽厚美...
美学包含我们生活中所关心的很多东西
美学讨论的是某些特殊类型的体验,并且我们对此非常关心。“aesthesis”这个希腊语单词的意思是“知觉”;而且当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嘉通在1750年引入“美学”这一概念时,他的意思正是对感官体验的研究。美学所讨论的体验十分多样。我们对某些体验的关注基于其他体验,不仅仅是对博物馆的艺术作品或歌剧表演的体验,还有...
远比艺术的范围更加广泛!你所不知道的《美学》
美学讨论的是某些特殊类型的体验,并且我们对此非常关心(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aesthesis”这个希腊语单词的意思是“知觉”;而且当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嘉通在1750年引入“美学”这一概念时,他的意思正是对感官体验的研究。美学所讨论的体验十分多样。我们对某些体验的关注基于其他体验,不仅仅是对博物馆的艺术作品或歌剧表演的体验,还有...
康德诞辰300周年|保罗·盖耶:我是如何被康德哲学吸引的
鲍姆嘉通意欲让美学成为一门关于感观知觉的科学,但他实际上并没有解释关于感观知觉的一般性科学到底是什么。鲍姆嘉通专注于对艺术的知觉,但确切地说“知觉”在这里并不是一个合适的词,因为鲍姆嘉通脑袋里首先想到的是诗歌,而不是视觉艺术。然而,他并没有把艺术的这些有趣属性限定在美上面,而同时也讨论了崇高。当然,...
王广生:物哀,成为日本之所以是日本的文化表达,甚至被认为是日本...
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在一七五〇年才把它看作一门独立的科学,给它命名为“埃斯特惕克”(Aesthetik)。这个来源于希腊文的名词有感觉或感性认识的意义。他把美学看作与逻辑是对立的。逻辑研究的是抽象的名理思维,而美学研究的是具体的感性思维或形象思维。黑格尔曾指出“埃斯特惕克”这个名称不恰当,用“卡力斯惕克”(...
随身听、乌卡时代和茅台美学
1750年,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嘉通首次提出“美学”概念,将其称为“感性学(Aesthetic)”。何为美?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有着不同的理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美是理念;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中国古代的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无论何种解释,美,都...
当前美学研究的三大理论问题
从德国学者鲍姆嘉通的“感性认识的完善”、康德的“审美判断的契机”、黑格尔的“艺术哲学”到现代的审美心理学,美学都在为感性活动提供一种引导。在此基础上,最具现代性美学体系特征的三“D”理论得以形成:无利害性(disinterestedness)、超越性(detachment)和距离说(distance)。就感性活动来说,审美无利害性避免了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