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衣带水结同好 四十载情谊绵长
据介绍,1984年10月,扬州市与日本厚木市结为友好城市。在举行缔结仪式时,扬州市向厚木市赠送了一座风亭。这一风亭按照瘦西湖小金山上的风亭式样仿制而成,是一座六角垂檐亭,在日本被名为“风月亭”,取鉴真大师所题“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之意命名。其意象征中日友好源远流长,扬州厚木友好世代相传。“风月亭”安装...
鉴真东渡,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744年初,准备第三次东渡时,越州僧人为挽留鉴真,向官府控告留学僧人潜藏中国目的是“引诱”鉴真去日本。官府将荣叡关押,遣送杭州,荣叡途中装病,伪称“病死”来逃离,第三次东渡作罢。744年冬,第四次东渡。鉴真法师在“涧水没膝,飞雪迷眼”的环境中翻越山岭到福州,计划在南边启航。弟子灵祐却认为师父年迈,东渡生死...
21.大运河“船”说(李仕超)
它的背后是扬州;它的前方是扶桑。1200多年前,鉴真大和尚不畏艰难六次东渡日本,不仅带去了佛教经典,还带去了美术、雕刻、书法等方面的书籍。多年的奔波让鉴真双目失明,也让他永远地留在了异乡。望着鉴真坚定祥和的面容,我不禁发问:这样真的值得吗?千百年后,随着唐风、唐诗遍布日本,我才领悟到:东渡,渡的不仅是...
古渡流水,微茫的时间迷宫里静听张若虚、李白、苏东坡、鉴真的回响
我看过《唐大和上东征传》,也看过井上靖的《天平之甍》,也在农历癸卯年十月去往日本奈良市的唐招提寺,那是鉴真和尚以目盲之身指挥建成的寺院,院内御影堂内供奉着一尊高两尺七寸、结跏趺坐的大师圆寂像。记录了一个生命在长久跋涉过后的艰辛与喜悦。后来,有个叫东山魁夷的日本画家画下一幅叫《扬州熏风》的隔...
京口瓜洲一水间 | 知名考古学家带你从镇江走到维扬,从六朝走向隋唐
瓜洲古渡是京杭大运河入长江的重要通道之一,为“南北扼要之地”,“瞰京口、接建康、际沧海、襟大江,每岁漕船数百万,浮江而至,百州贸易迁涉之人,往还络绎,必停泊于是,其为南北之利”。唐代高僧鉴真从这里起航东渡日本,康乾二帝及历代诗人墨客途经瓜洲,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巴蜀文化】辉耀中华文明天空的巴蜀文化之光||李明泉
8.推动巴蜀文化与一带一路“连”起来身处长江流域的广袤巴蜀地域,迫切需要跨区域、跨行业合作,携手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国际黄金旅游带,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友好城市深度合作,加强巴蜀文化“走出去”,其文化姿态、文化形态、文化业态所经“一带一路”之处必将展现“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
鉴真东渡,到底从中国给日本带去了什么宝物?如此让后人诟病?
鉴真是中国大唐的和尚,但却是整个日本的神。鉴真东渡,造成了日本疯狂的造神文化,日本是个内心骄傲的民族,但却崇拜强者。日本从老到小,无论什么时代,提起鉴真来都能跟你讲上两段故事...
鉴真和尚曾远渡重洋,将台州的雕刻艺术带去日本
鉴真和尚曾远渡重洋,将台州的雕刻艺术带去日本张灯结彩、声色动人,秦淮灯会自古就有“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手艺一绝!涵江延宁宫巧夺天工的“妈祖蔗塔”,为节日平添了一份喜庆百余件珍贵文物来京探索神秘的古埃及文明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中国礼乐文明的基础1957年侯宝林正式收徒,并给他改名...
日本派到中国的遣隋遣唐使,到底为日本带去了什么?啥都学不白来
唐宋时期中日的交流从未间断,遣唐使一舶南来,为日本带去的是盛世的文明。日本将唐朝本土文化与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特色的和风文化道路。但文明的交流从来不是单向的,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日本天台宗的回流,木制佛像造像技术的进步,日本遣唐使在中国本土担任高级官员等等,都是重要证据。
鉴真带去日本的舍利首度亮相上博,你到奈良也不一定能看到!
“金龟舍利塔”是为供奉鉴真带去日本的舍利而铸造的容器。舍利塔为铜铸鎏金,塔顶屋檐等各部分均按照宝塔的建筑结构制造,塔身采用透雕工艺刻画了藤蔓花纹(日本称作“唐草纹”),透过花纹可以看到存放舍利的唐代琉璃瓶(展览所示琉璃瓶为复制品),瓶中存放着鉴真带去日本的舍利,此番是首度回到故乡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