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共和行政”是咋回事,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二百零五年后,到公元前841年,周王朝的第十位国君周厉王当政的时候,周王朝发生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国人暴动;第二件,是周王朝实行了“共和行政”;第三件,是中国的历史记录从此有了确切的纪年。《史记.周本纪》记载: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武公九年,周厉王出奔,居彘。
周厉王时2次国人暴动,冷酷彻底,席卷全国:公元前841年共和行政
周厉王时期曾发生的国人暴动有2次;第一位周宣王也在暴动中身亡,其后所谓太子静即位为周宣王,实际上并非真太子。典籍中西周第十位天子周厉王暴虐好利,任用荣夷公专利,导致国人不满,他竟然建立情报机构牵制民口,以至于大家“道路以目”,终于因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引起“彘之乱”后人也称“国人暴动”...
鬼吹灯反复提到公元前841年,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公元前841年,城墙内的国人已无法忍受厉王的暴政,愤怒之下攻入王宫。厉王为了维持统治,采取极端手段,禁止国人谈论国事。然而,城墙内的不满情绪达到顶点,爆发出一场震撼的攻城事件。历史的转折点就在于,受到周定公、召穆公的劝说,城墙内人民最终离开王宫,结束了这场“共和行政”时代。这一时刻被铭记为历史的分水...
周厉王时为何是国人暴动,而非贵族?学者:不暴动就会失去参政
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由国人阶层发起的暴动爆发了。面对汹涌而来的国人,周厉王慌了神。可当他要调兵遣将进行镇压的时候,却遭到了臣子们的拒绝,理由是士兵绝大部分都是由国人构成,他们岂会镇压自己的亲人?仓皇之下,周厉王只得逃到了彘地(今山西省霍州市),最终死在了那里。那么,国人为何要暴...
【史话】2865年前的今天,“国人暴动”,中国有了准确的纪年
根据司马迁记载,周武王在公元前1046年灭掉商朝、建立西周王朝后的205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周王朝的第十位国君——周厉王当政的时候,由于他太过暴虐,惹得“国人”暴动。注意,这里的“国人”和现在的国人意思不一样。西周时期,居住于国都的人叫“国人”,住在都城之外的人是“野人”或者“鄙人”。“国人暴动”...
遥忆郑桓公(上)—百花园—信阳日报数字报刊
据《史记》记载:郑桓公姓姬名友,周厉王的少子,周宣王的庶弟(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姬友虽说出生于天王世家,但生不逢时,周厉王时代社会矛盾尖锐,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将周厉王从号称八百里秦川的西周镐京——即今天的陕西西安市赶跑到太岳山荒山深谷一个叫彘的地方——即今天山西霍州市山区。暴动的国人还要处死躲藏在召公家...
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崩溃背后的权力博弈
三年之后的公元前841年,镐京发生了一件比周懿王搬家周孝王篡位还要令王室颜面扫地的事情。忍无可忍的贵族们合起伙儿来,将恣意妄为的周厉王撵出了镐京城,流放到了彘地,也就是今天的山西霍县。君主被臣属流放,这玩意儿是前所见未见,闻所未闻的。但是这么丢人的事儿,着实让周厉王给摊上了。
书中反复提及公元前841年,这一年发生过什么事?为何如此强调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逃走后,周公和召公取代了周厉王,联合执政,这件事就叫做共和行政,因为在这之前发生的事情并没有记录在正史上,所以司马迁把这一年看作是公元元年。正因为公元前841年之前的事情没有被史料记载,所以很多外国人认为在这之前的夏朝和商朝都是我国国人编撰出来的。
公元前841年,西周发生了什么大事?西周“共和”又是怎么回事?
公元前841年,《国语》说“流王于彘”。“王”指的是西周后期的天子周厉王。周厉王被流放到“彘”。“彘”是地名,现在的山西霍县。是谁流放了周厉王?是“国人”。“国人”是什么人?“国人”是居住在国都的人。“国人”不是奴隶,国人要纳军赋、服兵役,并且在一些大事上如迁都、废立等等,执政者也要参考“国...
公元前841年,这一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解析司马迁的小心思
而到了公元前841年,国人终于忍不了,于是起兵造反,赶跑了周厉王。接下来的故事就有多个版本了。胡适的说法是,周厉王的手下有两个大臣,一个叫“共”,一个叫“和”他们一起理政,啥事都商量着办,所以西周进入了“共和行政”时期。但顾颉刚先生则说,共和是周厉王的“相”,类似于后世的宰相。周厉王逃跑后,他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