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元说节气: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惊蛰到,仲春始,时序迈入春季的第二个月。节气到了惊蛰,大地回暖,土地解冻,春雷始鸣,蛰伏过冬的动物醒来,开始活动。宋末元初的理学家吴澄在其节气经典《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惊蛰,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由今观之,此见解或有问题。首先,蛰虫是听不到春雷的,让它们“惊而...
今日惊蛰|阳和启蛰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惊蛰,这个节气最初的名字叫作“启蛰”,因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被改为惊蛰。汉代之前和汉代之后,春季各节气的称谓和次序略有不同。所以《夏小正》中所说的“正月,启蛰”与后来的惊蛰并不相同。汉代之前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汉代之后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二月二“龙美食”热销,皇家宴席变家常、民俗小吃创新进击
今年“二月二”之前,刚刚过完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惊蛰”这天也有一道和龙相关的美食——“懒龙”。惊蛰春雷始鸣,万物复苏,是一年中生机昂扬、活力进取的时节。主打京菜的小吊梨汤,每年的“惊蛰”时节,总是少不了特意来吃“记忆大懒龙”的食客。小吊梨汤品牌官刘正说,在北京的民俗...
惊蛰: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按时序算,立春到惊蛰,春已过半,但近期寒潮频繁,明明冬天还在“霸场”。不过,随着惊蛰的到来,春雷带来了暖春的预报,惊蛰后再过一周“出九”。阴雨一歇,大地回春,便是桃花吐蕊的二月天。在此提个醒:惊蛰时节天气变化大,一般会有倒春寒,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图源:视觉中国惊蛰节气大使:陶渊明这个时节,长空雷鸣,...
《书香长安》【十二生肖·龙】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祭祀龙王,还寄寓着人们“引龙伏虫,驱毒除瘟,保佑平安”的愿望。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惊蛰过,百虫苏,蝎子、蜈蚣都露头。”百虫萌动,易传疾病,易伤五谷,而“龙是鳞虫之长,龙出则百虫伏藏”。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驱毒除瘟,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28首惊蛰诗词,惊醒最美春天
惊蛰时,雷声阵阵,带来了春的气息(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雷是惊蛰给人最大的感受,这一声春雷,叫醒万物。草儿冒头了,虫儿鸣叫着,天地似乎一下子有了生机。一切都预示着,春天真的来了。《闻雷》唐白居易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惊蛰·蛰虫惊而出走 春意萌动|岁时物语
惊蛰海报制图王思祺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由此可见,惊蛰节气,其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同时,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便极为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时节。惊蛰的到来,也在告诉农户们,在这万物生长的时节,一年中的春耕大忙...
惊蛰到!今年惊蛰三个特点不一般,记得做好3件事,病疾不近身
阴阳相搏为雷,正月少阳初起、太阴未衰,此时通常不会打雷;到了二月,少阳力量基本到达顶峰,此时“雷鸣、启蛰”才算合理。于是就更改了节名和顺序,《仪礼》中载“以雨水为正月中,惊蛰为二月节”,把惊蛰和雨水位置对调,一直沿用至今。调整以后的节序,惊蛰是二月的“节”,春分是二月的“气”。月初惊蛰时,自然界...
年俗| 二月二“龙抬头”!天津人的讲究还真多!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二,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开始。民间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我国古人将龙抬头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与“龙抬头”相关的民俗活动很多,都是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
惊蛰至,老话说“惊蛰有三怕”,指的是哪三怕?对生活有影响吗?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中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