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里人们吃的稻米和肉从哪来,“考古中国”发布重要进展
“申遗”的时候我们讲,良渚古城遗址包括了古城、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还有一个瑶山遗址区,这样描述的时候,1000年被拉成了一条直线,压缩成了一个平面,普通人对这1000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如何演进,不清楚,眼前只有一张地图。这1000年里,良渚社会到底是怎么发展的,这些才是考古学家更在意的问题,...
良渚遗址群家底已摸清!“考古中国”最新进展发布
墩东台地位于内圈水系外侧,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布有两处良渚文化贵族墓地,曾出土大量玉器,在台地南界的G17中,出土有“日月山”等刻符的大口缸残片,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与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存在密切文化联系的证据。寺墩遗址自崧泽文化晚期向良渚文化时期的文化形态和聚落布局的变迁,生动反映了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复...
良渚遇“稻”你 古城遗址公园稻谷秋收季来了
据悉,11月初,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部分区域还将进行机器收割水稻的展示。访客们可以近距离观看现代化的收割机器在稻田中穿梭,感受科技带来的便捷与高效,体现了良渚古城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勃勃生机。五千多年前,良渚先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创造了辉煌的稻作文明。如今,作为世界遗产和文明圣地的良渚古城,将继续发挥“...
良渚遗址: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伴随着良渚古城遗址的申遗成功,这样的考古结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第一,良渚文化时期,生产力获得发展,出现了复杂的社会分工。考古发现,距今53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部分手工业生产开始走向专业化(如琢玉、髹漆、制作高等级陶器)。明显的社会分工导致社会复杂化程度...
良渚古城考古取得三方面新进展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在会上介绍说,良渚遗址是古城、水利系统及郊区聚落的集合体,近年来在“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它的考古工作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总体上体现在三个方面:2024年7月5日,游客在良渚博物院参观。新华社记者冯源摄——进一步揭示了5000年前良渚...
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溯源流
杭州,江南水乡的代表,既有西湖的柔美,也不乏钱塘江的壮阔(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而在距今5300年至4300年,这里也同样矗立着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良渚古城。这座古老的城市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是我国第55处世界遗产。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工作。
当遗址保护走入可持续发展:让文化遗产有尊严地活下去
绿意盎然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顾杰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按照“最小干预、最大阐释”原则打造,旨在为游客提供一处丰满立体的“走入式、沉浸式、体验式”美丽公园。记者来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只见这里绿意盎然、白鹭翩翩,从入口到出口不仅路网完善、标识和文字解说丰富,还设置有丰富的互动娱乐项目。即便在气温近40度的炎炎...
从一个个线索追下去,他们追出了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古城
青山还绿,遗址重生。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举行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代表了中国5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给出了高度评价。
文脉华章丨良渚:青山还绿 遗址重生
文脉华章丨良渚:青山还绿遗址重生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首先在良渚镇一带发现并发掘了多处史前遗址。1959年,以良渚遗址为命名地的良渚文化被确认,成为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重要见证。
新华访谈|“良渚”破解土遗址保护的世界性难题
????新华网:当前,良渚古城遗址在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什么地位?????高海彦:我们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工作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只能说我们提出的综合环境控制法保护潮湿环境土遗址的策略和绿色环保植物精油为其他同类型遗址的保护提供了借鉴,以及我们发表在国际核心期刊的研究成果,可以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