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创作的目的论和民族主义的考古情怀
目的论超越于实在,超越于材料,它旨在建立和维护事先预立的理想、意念和意识,因而使材料的运用受制于目的,这是使材料达到目的手法。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考古文献,其实证价值大打折扣。十分不幸的是,这种情况自20世纪初期之始就伴随于中国考古学界。最早挖掘中原上古遗址的一个目的,就是在西方学者提出中...
联合书单 | 20本哲学新书推荐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目的论的进路,通过细致的文本阅读和严密的哲学论证,深入探讨了柏拉图对宇宙的构想。约翰森教授不仅阐述了柏拉图如何用自然哲学来阐述伦理观念,还令人信服地指出,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如何起源于柏拉图的著作。本书不仅填补了古代哲学研究的重要空白,对柏拉图哲学感兴趣的读者而言,也是一...
雷思温丨失控的无限性:无限他者的神学起源
只有在这一对抗希腊存在论的神学线索中,我们才能看清笛卡尔第三沉思乃至“神学转向”中无限他者的神学起源。一、失控的上帝无限性首先需要补充的是,除了上帝的逾越性之外,无限性的失控化还有另一重意义,即宇宙论丧失边界的革命性变化。失控的不只有作为绝对他者的上帝,同样也有伴随这一他者而随后在库萨以降的神学中...
徐克伟 | 日本江户兰学翻译中的汉文与汉学
“译有三等”,即三种译词方法,其中“翻译”“义译”即意译,“直译”即音译;无论哪种翻译,在纯汉文的作品中自然使用汉字表记,地名(“西洋诸国名”)等音译词主要采用“汉人所译”,即明末来华传教士的汉译西书及受其影响下的相关作品[27];至于意译,要说明的是,完全的创译是很少的,主要是袭用中国典籍的相关...
人工智能的起源:六十年前,一场会议决定了今天的人机大战
现在一说起人工智能的起源,公认是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殊不知还有个前戏:1955年,美国西部计算机联合大会(WesternJointComputerConference)在洛杉矶召开,会中还套了个小会:“学习机讨论会”(SessiononLearningMachine)。讨论会的参加者中有两个人参加了第二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他们是塞弗里奇(OliverSelfridge)和...
文学翻译的“不可能”:一场无止境的抵达
现代的生活应该成为祛魅的目标,小说可以连接欧洲最遥远的起源神话,文学创作和艺术体验是跨越时代的(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因此,文学界出现了一种新的批评话语,坚决地与线性的、目的论性质的时间概念斩断联系。而到了今天,先锋的概念又重新受到极为年轻的一代作家的青睐,这同样也证明了“世纪末”的情感和写作范式正在让位于“世纪初”的新...
侯树栋:中古欧洲与中古世界——历史多样性统一视野下的探讨
“起源崇拜”,其实就是一种历史目的论,即一味根据后期结果解释历史。这种阐释必然赋予历史进程以鲜明的目的性,历史叙事也会强烈地指向“当下”。这种阐释,关注历史对当前的意义远甚于历史本身。“当下”一旦变成历史叙事的唯一或主要依据、目标和焦点,多样化的历史也就被化简为向某个既定目标驶进的单一进程。“起源崇拜...
祝东力 | 资产阶级的危机与后现代多个版本: 以现代性概念为起点
哈贝马斯说:“进步的观念不仅用来以世俗的方式呈现末世论的希望,并开启乌托邦的期待视野,而且借助目的论的历史构造,使未来不再成为不安之来源。”[13]所谓末世学是基督教神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基本内容是历史不断迈向终点,届时基督将第二次降临并拯救世界;所谓目的论指历史目的论,即认为历史有终极目标,历史本身是实现其...
第二届全国古典学与经学年度论坛:古典文明中的秩序与人伦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戴佳腾老师在《人类的目标与自然的目的:早期中国传统中的目的论解释》中,集中讨论了在中国哲学中,目的论的意义、范围和存在这一英文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透过比较哲学的视角,他发现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关于目的论的比较研究比较少,因而他试图首先回应当代研究者关于中国哲学和目的论的一些问题。其次,...
意识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哲学僵尸”与目的论回到闸门的例子上,一个简洁的闸门,可以画成这样的电路图[10]:在这个结构中,系统的不同状态都有比较高的Φ,换句话说,整合信息论认为它具有意识。然而,如果我们把电路做一些修改,保持原先的功能不变,变成这样:得到的Φ就全都是0了——它没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