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浩丨《明末清初诗经学研究》后记
后来我以《陈启源<毛诗稽古编>与清代汉学的兴起》为题,参加了武汉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博士论坛,又与老师合作撰写了《赵宧光<说文长笺>与明末复古之风》一文。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毛诗稽古编》已有不止一篇专文做过讨论,虽有未尽之义,但以此专书为博士论文选题已觉狭窄,故向老师提议将范围扩大至清代初期。于老师...
赵四方:郑玄在清代学术史上的形象演变
这种倾向对于乾嘉时期舍敖从郑的礼学研究而言,无疑具有导源之功。顾炎武追念张氏说:“从此山东问三礼,康成家法竟谁传?”直将张氏视为传郑玄家法之人。与张氏观点相近的,清初尚有陈启源、臧琳等人。他们虽未完全回归郑玄家法,但注重采择郑玄的《诗》笺与《礼》注,在总体方向上是趋近“汉学”的。如果说孙奇逢...
他是清代《诗经》学研究大家,开启一代汉学治经的重要学术方法
对《诗经》的研究,陈启源的方法是从字源学入手,认为不搞清楚字义,就读不懂《诗经》。正如陈启源在《毛诗稽古编》卷一《序例》中指出:“字体讹陋,于今极矣。有俗体之讹,有借用之讹,有妄减之讹,有妄增之讹,有分一字为二字而讹者,有合数字为一字而讹者,有因形近而讹者,有因音近而讹者。于校雠...
《诗经》学极简史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阮元的《毛诗校勘记》(《十三经校勘记》之一)堪称代表作;小学方面,研究《诗经》音韵、考据学的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王念孙等,研究《诗经》文字、名物考证的陈启源、胡承珙、马瑞辰、陈奂等,都是清代的杰出学者,他们代表了清代《诗经》研究乃至整个清代学术研究的最高成就。
樊宁丨清儒惠栋汉学思想的演进理路——以其《诗经》学为考察中心
惠栋《诗经》学思想的形成不仅与其家学关系十分密切,还深受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的影响,上承吴中地区自明中后期以降就存在的复古风气,明确强调汉儒古义的重要性。此外,惠栋更重视前人极少论及的汉儒“师法”观念,指出毛传与《荀子》之义相通,乃缘于师法传授,唯有通晓汉儒经说注解,才可上溯至孔门,足见其在...
为何坏男孩却总让人难忘怀?诗经中也没有答案《终风 》
清代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篇中取喻非一,曰终风曰暴,曰霾曰曀,曰阴曰雷,其昏惑乱常,狂易失心之态,难与一朝居(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清末陈继揆《读风臆补》:“顾我则笑,顾亦犹之不顾耳。真令人辄唤奈何也!”喜欢的话,关注,点个赞哟~~各位新年快乐~么么哒...
这些字,原来是这些意思
李商隐写有五首名为《柳枝》的诗,诗前有一篇很长的序,陈启源解释序中出现的“丫鬟”一词说:“丫鬟谓头上梳双髻,未适人之妆也。”这里就说得更明白了,“丫鬟”乃是对还没有嫁人的少女的称呼。李商隐的这篇诗序很长,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十七岁的洛阳“美眉”柳枝,有一次偶然听到邻居李让山吟诵堂弟...
探秘馆藏清朝古籍 当时的“大学教科书”(图 )
《皇清经解》可以说是清代学术精华之总汇,囊括了清初至乾隆时期著名学者的作品,汇集了顾炎武、万斯大、陈启源等73位著名学者的解经之作。全书内容除经学外,还涉及哲学、校勘、史地、天算等方面,集中体现了清代学者在经学方面的成就,对后人研究古代经史,以及历代典章制度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反思中国传统文化 谁在纵容盗版
清初学者陈启源说:“盖古世质朴,人惟情动于中,始发为诗歌,以自明其义。非若后世能文之士,欲暴其才,有所作辄系以名氏也。”写个三言两语,就署上自己的名字,生怕别人不知。古文献专家余嘉锡认为陈启源之言“可谓通达”,虽然说的是《诗经》,但道理可以类推。
屈宁:再论明末清初史学思想的嬗变
陈启源治《诗经》,更是明确提出“惟立身于古世,以论断于古人”的主张。从学风上看,这些看法无疑都是对当时僵化、空洞的理学风气的根本性扭转。由此,王夫之的历史认识论,尤其是历史主义的原则,不仅具有鲜明的个人学术风格,更具有普遍的学术方法论意义。它既是明清之际学风转捩在史学上的直接投射,又被乾嘉学者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