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南虎的野化放归之路为何如此艰难?|《生绿》预出版
根据数量统计和遗传分析,中国动物园协会设定了具体的5年和10年目标,以保留圈养种群中90%的当前遗传多样性(已失去了22%的基因多样性)。自1995年以来,中国动物园协会华南虎保护协调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审查种群的数量统计和遗传状况,推荐来年的合作育种计划,并报告在管理和遗传学方面的持续研究工作。在所有...
魏辅文院士:中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生存状况评估最新进展
记录了这些物种的分布范围、种群数量、栖息地现状与生存影响因素等信息,并对在世界分布的物种进行了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类别的评估,对我国特有分布的灵长类物种进行了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类别的评估,在此基础上,这部分还对我国重点野生灵长类物种的保护提出了建议,可为灵长类物种濒危状况评估及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国办《意见》政策解读4:加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 加快推进生态修复
同时,很多珍稀濒危物种还没有形成可靠的人工繁育技术,有些种类可以人工繁育小批量的苗种,但只能依靠野生亲本进行催产并没有形成全人工繁殖技术。对于自然繁殖受阻甚至中止的珍稀濒危水生生物来说,这样的状况对于维持其物种生存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必须强化珍稀濒危物种人工繁育技术研究。上述保护措施的实施,有利于珍稀濒危...
关注我国濒危物种保护工作:山川间的守望与呵护
藏羚羊处于食物链的中间位置,支撑了大型食肉类动物的生存。20世纪80年代,由于藏羚绒的巨额利润,盗猎猖獗,藏羚羊数量急剧下降,一度面临灭绝的危险。经过多年的生态保护和打击盗猎行动,藏羚羊数量已从20世纪末的不足7万只,增加至目前近30万只,保护级别也从濒危调整为近危。????藏羚羊保护是人类参与濒危动物救护的...
我国将采取三方面举措保护长江珍稀濒危物种
二是加大增殖放流力度。珍稀濒危物种只靠自然繁殖恢复比较难,必须通过增殖放流来补充野外群体。从今年起,农业农村部计划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争取能够放流100万尾,力争未来三到五年能够逐步增加到500万尾。三是强化重点水生生物的栖息地保护。要保护好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农业农村部将选择适宜的...
清研智谈 | 我国野生植物保护的现状、挑战与措施浅谈
108个调查物种面临由人为干扰造成的生境退化和破碎化,有42个调查物种因市场需求过大导致资源过度利用(www.e993.com)2024年11月6日。此外,有69个调查物种的野外种群完全未纳入就地保护或低于10%,存在保护空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图片来源:《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野生植物保护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中国首份野外生存大鲵物种数据报告发表:野生种群恐将老龄化
突破中国大鲵保护困境的关键在于找到未受杂交污染的大鲵原生种群,进而确定各物种的分布和濒危状况。2013年至2016年,国内外学者曾组织团队对我国16个省的97个中国大鲵分布点进行实地调查,结果仅在4个分布点发现了24尾野生大鲵。车静告诉《中国科学报》,2013年至2016年开展的这次大规模野外调查工作存在一些不足,如调查...
一批极小物种种群在腾冲回归试验成功
表示,近年来,该局科研人员通过对广西火桐、朱红大杜鹃、滇桐等极小种群进行苗木培育、扩繁、物种保护回归培育试验,解决了极小种群分布地域狭窄或呈间断分布,或自身因素和长期受到外界因素胁迫干扰,呈现出种群退化和数量持续减少,种群及个体数量都极少,已经低于稳定存活界限的最小生存种群,而随时濒临灭绝的野生物种的现状...
中国物种从4.9万个增到11.5万个,大熊猫、藏羚羊等都不再“濒危”
我国已知物种不断增加的同时,许多稀缺物种“生儿育女”,重新壮大自己的族群。2021年,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其中的数据令人惊喜:随着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快速优质增长,40年间,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已经从1114只增加到1864只,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实现大规模野外放归并...
焦点科普:大熊猫为何从“濒危”降为“易危”(组图)
答:从“濒危”降为“易危”,应被看作大熊猫生存状态的真实改善,这种变化归因于成功的保护措施落实到位。目前大熊猫总数量估计为1864只,成年大熊猫数量少于1000只,至少一个亚群数量超过250只。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标准,大熊猫已符合“易危”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