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之畔共议生态友好现代化
据了解,以洱海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转型统揽发展全局,大理跳出洱海谋发展,走出流域找拓展:工业“新三样”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聚企成链,乳业、核桃、水果等“苍洱名品”提质创优,持续擦亮“漫步苍洱”文旅品牌,大理年游客接待量已接近一亿人次。(本报记者徐鑫雨)
洱海之畔共绘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新画卷
本届论坛下设4个平行分论坛,与会嘉宾分别围绕“推动洱海水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持续助力农业绿色发展打造农业绿色产业链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推进、全景传播”“共向未来·中外企业家对话——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等议题深入研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全球...
云新闻特别策划·洱海“喊话”全国8湖联动①丨打开这幅人水相依的...
“顺丰洱海”模式运行至今,已累计收集处理了洱海流域各类型有机废弃物350多万吨,生产有机肥料产品300余万吨、生物天然气产品近3000万立方米,发展了100多万亩的生态种植,还带动农村就业人口3000余人,实现养殖户增收的同时年均利税上千万元。筼筜湖畔绘就高颜值城市画卷筼筜湖潮汐广场一带鱼儿不时跃出水面白鹭在空...
人民银行大理州分行着力破解环洱海流域转型发展融资痛点和难点
产业转型涉及环洱海流域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等问题,难在资金需求大,难在农村缺少法律意义上的抵押物。人民银行大理州分行多次与喜洲镇政府沟通了解情况,深入各村实地调研,针对洱海流域农文旅融合转型发展中农村抵质押物难题,循序渐进开展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块地”权利的质押融资创新,在全省率先推...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云南洱源:保一方清水入洱海
海菜花,是一种白花黄蕊的沉水植物,只能在水体洁净、透明度较高的河湖中生长,被誉为水质的“试金石”。近年来,洱源县在推进洱海流域水质保护与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把人工种植海菜花作为重点绿色生态产业进行扶持和培育,以取代传统“大肥大水”的农作物。目前,洱源县已种植约3000亩海菜花。
云南大理探索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双赢 洱海源头海菜花又开(高质量...
2018年起,大理白族自治州调减大蒜种植面积,逐步在洱海流域实现大蒜“零种植”(www.e993.com)2024年11月17日。此外,一张长达5743公里的地下污水收集管网在洱海流域铺开。民居、客栈、餐厅和企业的污水,都接入这张网。洱海水复清、海菜花又开,村民们也打心底里高兴。可放弃了亩产值超万元的大蒜,“钱袋子”一直鼓不起来——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
清华大学“清云致洱”实践支队赴大理调研洱海保护与大理发展
建设国家级洱海保护绿色发展保护区,坚持产业绿色化发展之路,加快以洱海流域转型发展为重点的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不断探索“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路径的发展成果;感受到大理州在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文旅产业品牌建设、新兴产业绿色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与生动实践,以及在推动高水平保护和流域高质量发展中...
“颜值”变“产值” 洱海保护成就“风景生产力”
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高原明珠”洱海,湖泊面积252平方公里,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又被誉为大理人民的“母亲湖”。近年来,围绕着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当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和“生态之治”转变,走出了一条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云南大理:变废为宝,守护高原明珠
在洱海流域有机废弃物实现科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大理州还系统开展入湖河流水质改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流域产业转型发展等9个“精准提升行动”,全面推动洱海高水平保护和流域高质量发展。2023年,洱海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如今,洱海风光更加秀丽迷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完)...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洱海治理从“一湖之治”到“生态之治”
一张蓝图、整体规划,在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指挥部,记者看到,如今,除了洱海的源头水源得到治理,整个洱海流域建成5700多公里的污水管网、20座再生水厂、25个有机废弃物收集站点,实现了污水垃圾的全覆盖全收集,为洱海织就了一张巨大的生态防护网。云南省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组长熊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