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任熹字号之辨|温故
比如2012年齐鲁书社出版的任晓麓先生《石鼓文概述·印话》一书,书的前勒口有作者介绍,写道:“名任熹,号晓麓。”书的序言是任晓麓先生的学生、济南书法家潘景年所写,开头写道:“先生的后人责成我为本书写序。作为弟子亦深感责无旁贷”,“先生名任熹,号晓麓”。由序言可知,任晓麓先生的后人与学生皆认可这一说法...
书法国展首次“落笔”山西!400余件行书草书作品展时代精神
来自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的阚宗严此次有两幅作品入选展览,其中行书作品书写的内容是桐城派宗师姚鼐的《读书难字过》,作品长约2.5米,宽1.23米。“这幅作品是我在地上完成的,是用小笔书写的大字,在一笔一划间表达自己当时的心境。”阚宗严向观众们介绍。长春师范大学大三学生陈雲浩弯下身子,仔细地观察着每一幅作品...
唐云洲:欧阳修“学书为乐”书法观谫读
“学书为乐”书法观有它的历史局限性,欧阳修从根本上视书法为小道末艺,士大夫虽“一日不可或离”,然终非“君子之所务”,不必“弃百事而以学书为事业”,进而“为书所役”,这就彻底否定了如智永、怀素一类书家以及大批以书写为职业的古代写经生、刻写工甚至御书手的历史贡献和人生价值,包括后来者如邓...
文化名人柳曾符书法作品落户镇江博物馆
他曾回忆祖父柳诒徵教他书法时说过的一句话:“每写一笔要用尽平生之力,写第一笔时不作第二笔想,写好第一笔再讲第二笔。”在《中国现代书法教育浅析》一文中,他开宗明义地讲:“汉字书写原为实用,书法从属于汉字,爱美乃人之天性,书写时随显作者之心性,书法乃为艺术。”1980年,柳曾符在复旦大学开设书法课...
书法创作常用易混、易错繁体字大全,书法人必看,保存!
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汉字的演变也是书法书体的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再由小篆简化成隶书,由隶书简化成草、行、楷三种书体。书法多写繁体,原因在于我们学习书法,临帖、入古,才能得其精髓,古人多写繁体,还有从审美角度看,书法写繁体要比写简体更具有更丰富的内含。但并不是所有的字都写繁体,那样意思就...
临冠军帖等二十四家帖暨自草洛神赋——毛松馥书法作品欣赏之十五
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www.e993.com)2024年11月16日。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近识峨眉老,知予懒是真。庸斋诗钞隋贤《出师颂》张芝写草如写真,刀斧无情势已泯。一卷隋贤出师颂,笔踪历历见风神。尝于阁帖见张芝《八月》、索靖《月仪》等章草名帖,虽然神采奕奕,不失章草典模,但由于刀凿斧切的缘故...
要之皆一戏,不当问拙工———米芾书法美学思想略论
“盖字自有大小相称,且如写‘太一之殿’,作四分窠,岂可将‘一’字肥满一窠,以对殿字乎?盖自有相称,大小不展促也。”“浩(徐浩)大小一伦,犹吏楷也。”显然,在米芾看来,对字形大小作人为的“展促”,不是对书法艺术审美表现力的开发与创造,而是一种消解和弱化,甚至使其沦为平庸浅俗、实用抄写的境地。
书法丨米芾的《研山铭》挥洒纵横,堪为上品之作
米芾集书法家、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涉猎甚广。米芾以书法名世,其书取法晋唐,得力于王献之,精妙俊迈“,沈著飞翥”为“宋四书家”之一,诸体皆精,以行书最为见长。米芾认为书法就应该抒写真性情,不要矫揉造作。他在《答绍彭书来论晋帖误字》诗中写道:“何必识难字,辛苦笑扬雄。自古写字人,用...
状写大国气象,让“贵游文学”走向大众
当代赋学大家、南京大学教授许结坚持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并重,在辞赋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南京园博园、栖霞山等都留有他的赋作。从《中国赋》到《诗意江南》,再到《运河颂》,许结更是与书法名家孙晓云合作,赋予经典鲜活的生命,让赋这种体现汉字语言形式之美、代表中国人精神面貌的文体,再次走进大众生活。
山西博物院典藏文物(书法篇)
释文: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近识峨嵋老,知余懒是真。山傅山(1607~1684年),字青竹、青主、侨黄等,别号甚多,尤以“朱衣道人”著名。山西阳曲人。清代著名学者、思想家、医学家、文学家、书画家。傅山的书法在17世纪的中国书坛独树一帜,他于真、草、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