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小字行书《梁武帝书评》,让书法淡到了极致
董其昌小字行书《梁武帝书评》是书法史上的名篇,创作于明天启五年(1625年),据款署“天启五年岁在乙丑暮春之朔,书于天津舟次”,知为董其昌71岁时所书。规格:纸本行书,纵26.5cm,横241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等艺术机构。《梁武帝书评》内容收录梁武帝对历代书法家的评价,包括从汉代至梁代的共34位书法家。董...
这小字,淡到了极致!|行书|李斯|董其昌|梁武帝|王羲之|王僧虔_网易...
董其昌小字行书《梁武帝书评》,内容收录梁武帝对历代书法家的评价,包括从汉代至梁共34位,是书法史上的名篇,字句与原著稍有出入。据款署“天启五年岁在乙丑暮春之朔,书于天津舟次”,知为董其昌于1625年71岁时所书(纸本行书,纵26.5cm,横241cm。)董其昌此作用笔于精巧明快中略带生拙之气,通篇用笔秀润,书写流...
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二: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翰墨风流冠古今!
(1)起笔、行笔、收笔均作精细处理,无丝毫懈怠,是成熟行书的范本。所以作为行书教学的范本,《兰亭序》历来具有特殊的意义。只是对于其过于精熟的牵丝映带、妩媚的体势,如若取法不当的话,很容易滑向流俗一面,但对于训练笔性的灵活度具有非常典范的意义。(2)用笔灵活多变。中锋、侧锋交替使用,藏露结合,...
鲁迅私塾“三味书屋”四个大字,是谁写的?
▲梁同书《行草诗轴》梁同书工于楷、行书,到晚年犹能写蝇头小楷,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其论书曾说:“笔要软,软则遒;笔要长,长则灵,笔要饱,饱则腴,落笔要快,快则意出。”又说:“字要有气,气须从熟得来,有气则有势。”行书《董其昌语...
清代大文豪梁养仲,行书34个高难度汉字欣赏,右军风格飞扬洒脱
清代大文豪梁养仲行书34个高难度汉字欣赏:书者介绍:梁养仲,本名梁诗正,字养仲,号芗林,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探花,官至东阁大学士,卒谥文庄。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文徵明,晚师颜真卿、李邕。在王羲之《时雪快晴帖》后面有一幅跋作十分精彩,正是梁诗正行书跋作。梁养仲虽然在清朝颇有些名气,并且与其子...
从王羲之到文征明:历代行书八大家
王羲之(303—361)行书代表作《兰亭序》,其浑然天成、洗炼含蓄,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晋)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纸本行书24.5cm×69.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兰亭序》是王羲之与友人宴集会稽山阴兰亭修祓禊之礼时所书。诗人以晋人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味自然,乃能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最高...
书法家苏东坡:至暗时刻写出“天下第三行书”
起承转合“写”一曲交响乐《寒食帖》局部“这幅作品有几个艺术特色,第一是线条厚重,第二是墨色黑亮,第三是内容虽然沉重,但书写时一气呵成。起承转合间,就像一首交响乐,开始时很舒缓,到了中间达到情绪的高潮,又在突然间戛然而止,有大悲到无话可说的沉寂,可谓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给人巨大...
欣赏梁诗正小行书佳作《跋仇英清明上河图》
6/6欣赏梁诗正小行书佳作《跋仇英清明上河图》梁诗正(1697—1763)清朝大臣。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杭州人。雍正八年探花,官至东阁大学士,卒谥文庄。梁诗正诗骨苍秀,《诗话》称赞梁公诗:“庄雅雍容,自然合节,情文相生之妙…以稳惬胜。”??...
书法家苏东坡:至暗时刻写出“天下第三行书”丨寻路东坡·黄州
在欣赏苏东坡的书法上,作为东坡书法爱好者,杨文斌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东坡的字形比较扁,他写字习惯把手搁在桌子上写,并且执笔执得很低,适合写比较小一点的字。就像我们握笔学习,笔下纸面左边的空间相对自由,右边显得局促,所以客观上造成了东坡书法左低右高、‘左秀而右枯’,呈现一种扁平和倾斜的特色。在用墨上...
宫廷书法第一人梁诗正,45幅行书笔法演示字帖展,学行书的范本
我认为中国人学书法,首先楷书要写好,就像婴儿学步,你要一步一步稳稳地走,然后你才能健步如飞。现在人大多急功近利,规矩方正的楷书还没学好,就笔走龙蛇、天马行空,字认识你,你不认识它。宫廷书法第一人梁诗正45幅行书笔法演示字帖欣赏: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