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中国人的“顶级美”,这部纪录片拍明白了
“一呼一吸间,镇墓兽已存在两千年,以木头和动物的角质,对抗时间的销蚀,依然完好,与天空并肩,和星辰同行”。——木雕双头镇墓兽动人的描述,仿佛一场跨越时空的会面,通过视频感受另一颗寄情于物的心跳。在《曾侯乙编钟》一集中,仅一段由两年四百多年前的曾侯乙编钟演奏的音乐便勾人心跳,何为大音希声?...
纪录片《何以中国》今晚收官,人民日报同步直播!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新闻中心主任金瑞国曾策划在故宫举行、口碑和流量极佳的“何以中国”大展,此后又与纪录片《何以中国》结缘,作为本片总监制,在两年时间里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谈起这部纪录片,更有一层深厚的情感:“我们想要探寻的是浸入血脉、不曾嬗变的中华文明特质和中华民族精神,从中找到我们之所以为“中国...
重温2008北京奥运会,才懂外国人为什么这么爱它|鸟巢|国际奥委会|...
参考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鉴缶,从两百多版的声音中,找到了他最想要的“缶”的声音。他大胆尝试使用6万个LED屏展现古老文明和媒体科技融会贯通。因为他希望观众在看完开幕式后,猜不出其中的玄妙。比如用舞蹈表现活字印刷术,百位演员组成方阵展现汉字“和”的演变过程。直至演出结束,观众才得以发觉那一个个活...
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梁庄王墓出土的金锭……文明古国的厚重历史,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在一件件文物身上留下痕迹。将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建鼓等数十种古乐器复制件同台演奏,以八音和鸣演绎古代楚国文化艺术、风俗民情,首演于1983年的《编钟乐舞》,近年来一次次回响在国外舞台。湖北省文...
《何以中国》导演干超:拍好湖北考古遗址不容易
纪录片《何以中国》中曾侯乙编钟的画面。记者万建辉截图在随州曾国墓地,摄制组再现了春秋中期嫁给曾侯的楚国女子芈加的形象。曾国一度在以周天子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和楚文化之间徘徊,到芈加和芈渔时期,终于从“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湖北地区许多考古遗址都反映了长江中游这块土地是当年南北交流、碰撞融合之地...
1978纪录片《随县曾侯乙墓》
1978年,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区西约一公里处的擂鼓墩,考古工作者对其墓葬(后来证实)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等,同时出土文物还有大量兵器、乐器、铸造精良的漆器、青铜器等,共15000多件,其中9件被定为国宝级文物(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展开甲历史说说...
纪录片《探秘曾侯乙墓》 1978年,在随州西约一公里处的擂鼓墩……
纪录片《探秘曾侯乙墓》1978年,在随州西约一公里处的擂鼓墩……纪录片《探秘曾侯乙墓》1978年,在随州西约一公里处的擂鼓墩,出土大量文物,包括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等。还有大量兵器、乐器、铸造精良的漆器、青铜器等,共15000多件。其中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最完整最大的青铜编钟。
新中国考古重大发现|“音乐宝藏”曾侯乙墓:“爆款”的中华文明...
把曾侯乙编钟的问题研究透,这就是我的希望。作为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地,目前位于湖北随州的擂鼓墩古墓群遗址正在加快建设擂鼓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并且即将启动曾侯乙墓遗址脱水修复保护工作,编钟青铜古镇和国际乐器交易城也有望在此落成。记者:喻珮、皮曙初摄影:肖艺九资料图片来自湖北省博物馆...
博物大观·跟着总书记认识“你”② 曾侯乙编钟
在参观曾侯乙编钟时,习近平特别谈到编钟蕴含的礼乐文化和礼乐制度,简明扼要指出了编钟的深刻内涵。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荆楚文化的渊薮殿堂,走近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聆听来自2400多年前的“华夏正音”,开启探寻中国古代礼乐文明之旅。素材来源: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新网、光明网、湖北省博物馆、纪录片《随县曾...
2400年前的“音乐记忆” 曾侯乙编钟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曾侯乙编钟部分铭文(湖北省博物馆供图)01曾侯乙编钟共刻铭文3755字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年代距今约2400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出土青铜编钟,是全球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为国务院禁止出境的一级文物。曾侯乙编钟分三层悬挂,分为八组,共65件,共有铭文3755字(包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