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燃大士的文化起源|观音|佛陀|道教|观世音菩萨_网易订阅
同时,面燃大士也是对人们分别心的反思,教导我们不应以美丑来区分事物。在道教中,面燃大士被认为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也被称作“面燃羽林监斋普渡真君”。作为羽林大神,他统领鬼界,主宰冥阳两界,并在中元节期间负责监督亡魂享受人间的香火。道教中的面燃大士象征着对冥界的统治和对亡魂的监督,他的形象和故事旨在...
写给弥勒菩萨的诗,感人至深 | 凤凰网佛教讯员优秀作业
不起刹那的分别心尤如大仙尊以是菩提因得升兜率宫
读书|读王阳明心学三问——王阳明《传习录》读后随感之三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有意识地将道教、佛教奥义与程朱理学贯通起来了。道教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无所谓善恶。佛教说,人有分别心,才会有贪嗔痴。程朱理学追求格物致知,从外在知识的追求中丰富内心。而心学则认为良知人性本有,格物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外在知识,还要直达内心,从外在万物的变化中映照到...
常人怕生病,对于修行人来说,生病可是“渡劫难涨功力”的好时机
通过忏悔,这些恶业都可以消尽,业消了果就没有了,病就好了。生病肯定也与冤亲债主有关系,还债的机会来了,你不应该害怕,应该面对,对那些冤亲债主要多发慈悲心,让他们满意,这样债就还了。修行的机会来了,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通过这样的修法能消业积福,能还债,还能提高自己的修行层次,这是好事!打开网易新闻...
道教视角|人为什么会有劫难?劫难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因此,很多时候,若非拥有大智慧者不可认清其真相。真正修行之人,心如明镜,寂然不动。他们已无分别心,放下一切,甚至连修成大道的心都没有,不执着于任何念想,唯求内心空虚清净。若真的清净了,你就修成了大道。这样,当我们再回到劫难的话题时,一切似乎已经很清楚了。天尊一直在教导我们要勤加修行,才能真正离苦得...
佛教与道教,学佛与学道,该如何选择?
而我们学佛的人,也要向佛学习,不要起分别心,我们看待佛教与道教时,一定要平等看待,我们能接受哪家的观点,就学习哪家,如果两家都不喜欢,学一学儒家思想,也是很好的(www.e993.com)2024年11月17日。因为在佛眼中,老子、孔子,他们都是圣人,自己也是圣人,在这一点上,他们之间也是没有分别的。
信仰道教有什么好处?让我们不再迷茫!
对于想超越凡夫俗世的人来说,道教也提供了不少思想方面的内容。如《南华真经》中说有“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的思想。即认为事物都是齐一的,没有什么长与短,我们没有必要分别太多。如果我们没有太大的分别心,就可以超越人间是非的纠纷。南华真人认为:人们的心胸应该像大鹏一样,在九万里高空中翱翔。所以他在南华...
国内外诗人齐聚成都 共话人类的生命与生态|成都国际诗歌周
而诗词是情感的储存器,人们可以通过诗词来建立爱的联系,建构情感的共同体,建造心灵的保护区。《诗刊》主编李少君诗人、《诗潮》主编刘川提出“以万物为邻”的观点。在他看来,每一件事物拥有它的生命状态,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复杂、丰富全面的社区里面。佛教的“去分别心”以及道教的“天人合一”,都构成了诗人...
赏读|《老子》给现代社会的40个答案——评《无为的能量——<老子>...
这个“分别心”与佛教所讲的不同,林光华博士所指的没有“分别心”,是说在看待任何事物时都不做二元对立,将万物看作平等的,没有等级和好坏之分。于是能够体悟“道”的人,就能够正确处理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的关系。如何处理人与自己的关系,是林光华在《无为》一书中重点强调的。在她看来,对抗现代人的“...
卷不动的35岁大厂人,去道观修行了
我感觉自己在这里接触到了活生生的人,每次与师兄和道长们的交流,通过他们每个人的理解与传播,我不再会像以前一样产生分别心,能够更平和地对待自己和别人了。师父建议我下山了,她说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不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人际交往纷繁复杂的关系。但我目前还不太想走,也不确定自己什么时候会下山。